[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向泵凸轮环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9110.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B62D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向 凸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转向泵凸轮环及应用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泵中,凸轮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零件,它决定了转向泵的排量,对转向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目前市场中,凸轮环的低压油进油通道和高压油出油通道的截面积都较小,当转向泵工作时,低压油通过低压油进油通道进入低压油腔,转向泵内转子的转速很高,而低压油进油通道截面积较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油液,转向泵的低压油腔内会吸入空气,空气随着油液从低压油腔进入高压油腔并被压缩,随着转子的转动,被压缩的空气再进入低压油腔,被压缩的空气从高压油腔进入低压油腔时容易发生爆破而造成气蚀,对转向泵造成损坏,影响转向泵的寿命。
此外,高压油腔中的高压油因高压油出油通道的截面积较小不能及时排出,高压油在高压油腔内积聚,导致高压油腔内的压力、温度上升,高速高压油通过高压油出油通道排出时会产生噪音,严重降低了转向泵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转向泵凸轮环,能够增加转向泵的低压油吸入量和高压油排出量,有效提高转向泵的工作效率;减少噪声和气蚀现象,降低凸轮环的高压油腔内的压力和温度,延长转向泵的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与止推板、压力板配合使用,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位于止推板与压力板之间,新型转向泵凸轮环、止推板和压力板上均设有固定孔,新型转向泵凸轮环、止推板和压力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上设有两个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和两个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所述两个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和所述两个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均分别关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的中心轴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为腰形通孔,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分为环形通道和斜坡通道,环形通道和斜坡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止推板包括进油口、环形进油槽和两个环形通孔,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止推板的边缘,所述进油口与环形进油槽的中部连通,所述环形进油槽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环形通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位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上与环形通孔接触的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通孔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的内壁形成第二低压油进油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板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接触的一端的外侧设有开口,开口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之间形成第二高压油出油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内部设有低压腔和高压腔,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与第二高压油出油通道之间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与高压腔连通,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与第二低压油进油通道分别与低压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新型转向泵凸轮环的汽车,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与止推板、压力板配合使用,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位于止推板与压力板之间,新型转向泵凸轮环、止推板和压力板上均设有固定孔,新型转向泵凸轮环、止推板和压力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上设有两个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和两个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所述两个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和所述两个第一高压油出油通道均分别关于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的中心轴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增加转向泵的低压油吸入量和高压油排出量,有效提高转向泵的工作效率;减少噪声和气蚀现象,降低凸轮环的高压油腔内的压力和温度,延长转向泵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与止推板、压力板组装后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转向泵凸轮环与止推板、压力板组装后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新型转向泵凸轮环;101、第一低压油进油通道;102、环形通道;103、斜坡通道;2、止推板;201、进油口;202、环形进油槽;203、环形通孔;204、第二低压油进油通道;205、第二高压油出油通道;3、压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9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片
- 下一篇:基于多载波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