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铬磨球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8130.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06 | 分类号: | C22C37/06;C22C33/08;C21D9/36;C21D5/00;B02C17/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5022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铬磨球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矿山、水泥、火力发电等行业用的耐磨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高铬磨球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铬系合金磨球作为一种研磨介质,广泛应用于水泥、矿山、火力发电、粉末冶金等行业。由于工况不同,要求不同,磨球材质也多种多样,如有锻造钢球、稀土镁球墨铸铁磨球,还有高、中、低铬合金铸球等。按加工方式分,磨球有金属模铸球、覆膜砂铸球、砂型铸球、消失模铸球等种类。
圆筒型磨机的生产过程都是采用物料、磨球、磨机衬板三种研磨体相互研磨的过程,物料被磨碎的同时,都伴随着磨球、磨机衬板的磨损,使得磨球的磨损率较高。
中国发明专利CN 101876027公开了“一种高铬磨球及其二次变质加工工艺”,其C含量为1.80%~3.20%、Si含量为0.30%~1.00%、Cr含量为10.00%~13.00%,Ti 和B 的重量比大于3,V 和Ti 的重量比大于2.8,并严格控制钛、硼、钒之间的重量比。在加工时,配料经脱氧处理后,再经过一次变质处理和二次变质处理,一次在炉内,一次在包内。使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磨球的Cr/C比为3~7,不能完全得到M7C3型合金碳化物,使得磨球的淬透性、耐磨性和冲击韧性降低,且不能用于生产直径大于φ100mm以上的大型磨球,并且贵金属B、V、Ti等的加入,使得磨球的生产成本增加。
中国发明专利CN 101760692公开了一种“超高铬铸造磨球及其热处理工艺”, 其C含量为2.00~2.80,Cr含量为23.00~23.50,是在传统超高铬铸造磨球ZQCr26化学成分和淬火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在不加Mo、Ni等贵金属的情况下采用油冷淬火工艺进行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铬磨球及其加工工艺,选择含铬量适中、含碳量较低的金属原料,同时保证铬碳比在7~10左右,以获得最高耐磨性的金相组织马氏体(M)+合金碳合物(M7C3)+残余奥氏体(A残),且三者的比例合理,同时依次经过一次变质处理、脱氧、二次变质处理的工序来进行加工,保证了产品获得表面硬度、心部硬度、冲击韧性的最佳组合,最终使得产品的使用性能,耐磨性能达到最高,使用时的碎球率低、球耗低,从而实现矿山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铬磨球,其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如下:
C 2.00~2.70, Si 0.30~0.80, Mn 0.40~1.00, P≤0.10 ,
S≤0.06, Cr 18.00~21.00, Re 0.06~0.12, 余量为Fe。
本发明还提供了超高铬磨球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熔炼
按照相应的化学成分精确配料后,用酸性中频电炉熔炼,熔清后取样,分析化学成分符合标准后,备用;
(2)一次变质处理
将化学成分合格的铁水加热至出炉温度1500~1540℃,出炉前5 min向炉内加入重量为铁水重量0.2%的孕育剂稀土硅,进行第一次变质处理,得到一次变质处理后的铁水;
(3)脱氧处理
向一次变质处理后的铁水中加入重量为铁水重量0.15%的铝,进行脱氧处理,得到脱氧后的铁水;
(4)二次变质处理
向脱氧后的铁水中加入重量为铁水重量0.2%的钇稀土,进行第二次变质处理,得到二次变质处理后的铁水;
(5)铸造成型
待二次变质处理后的铁水温度降至浇铸温度1380~1400℃时,浇铸到预制好的金属铁模内成型,凝固后开模取出铸球;再清理磨浇口,得到毛坯球;
(6)淬火
将上述毛坯球在淬火炉内加热到970~990℃,保温2~2.5 h,然后倒入恒温油槽内的摇床里,在油槽中冷却到铸球温度为200℃以下出油槽,得淬火后的铸球;
(7)回火
将淬火后的铸球倒入回火筐,放进回火炉内回火,回火温度为420~430℃,保温时间为6~6.5 h,出炉后放入缓冷坑;
缓冷至200℃出坑,空冷至室温,得到成品磨球,即超高铬磨球。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市诚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8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灵芝茶醋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