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绿茶粉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227.4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波;安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溶绿茶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速溶茶粉是以茶叶为原料,经提取、净化、浓缩、干燥而成的一种固态、溶于水、溶解后仍保持原茶风味的一类茶制品的总称。速溶茶粉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生产茶饮料,目前我国茶饮料已发展成为饮料市场中份额最大的产品之一,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亦快速增长。
相比其他类型茶叶,绿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率达85%以上,叶绿素保留率50%左右,维生素损失较少,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绿茶中的这些天然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尽管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含量较高,但在绿茶的制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鲜茶叶中的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损失。因此以鲜茶叶片为原料加工速溶绿茶粉,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也较以绿茶为原料加工速溶茶粉简化生产工序、降低能耗。
目前速溶绿茶粉加工过程中存在提取时间较长,有效成分提取率低、氧化较明显等共性问题,不仅影响了原料利用率,也对速溶绿茶粉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溶绿茶粉的加工方法,解决了目前速溶绿茶粉产品速溶效果不佳、内在品质不高的共性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速溶绿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对待加工的新鲜茶叶片进行杀青处理,采用真空微波法对新鲜茶叶片杀青,绝对真空度为30kPa~70kPa,微波比功率为1.0kW/kg~3.0 kW/kg,杀青时间为2min~4min;
(2)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粉碎处理,将杀青的茶叶速冻至-45℃~-180℃使其组织内部水分完全冻结,再将其粉碎至颗粒大小在1μm~15μm;
(3)粉碎后的茶粉进行提取处理,采用二次真空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茶叶的有效成份;所述的二次真空超声波提取法,是将茶粉装于具有超声波发生器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密封容器,抽真空至一定真空度,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并保持一定时间进行第一次提取,提取后进行分离,得一次提取液;接下来将分离后的茶粉再次装于具有超声波发生器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密封容器,抽真空至一定真空度,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并保持一定时间进行第二次提取,提取后进行分离,得二次提取液;合并一次提取液和二次提取液得到所需的茶汁;其中,二次真空超声波提取采用的茶与水的质量比均为1:4~1:8,绝对真空度均为50Pa~50kPa,超声波比功率均为30W/kg~70W/kg,提取温度均为25℃~45℃,提取时间均为10min~20min;
(4)对获取的茶汁进行澄清处理,采用高速离心分离后再以超滤膜分离法澄清茶汁;所述离心分离,采用的离心机转速为10000rpm~25000rpm;所述超滤膜分离采用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2000Da~9000Da;
(5)澄清后的茶汁进行干燥处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澄清的茶汁,绝对真空度为1Pa~20Pa,初始温度为-42℃~-55℃,干燥至含水率5%以下;
(6)干燥后的茶粉进行破碎处理,采用高速粉碎法将干燥的茶破碎至粒度小于150μm。
步骤(6)后的茶粉进行包装为成品,按定量要求将速溶绿茶粉装入铝塑包装袋中,抽真空至绝对真空度10kPa~30kPa后封口,即为速溶绿茶粉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显著优点:(1)杀青、提取、干燥均在真空条件下完成,且作用温度低,有效避免了鲜茶叶片中有效成分的氧化,保证了产品的具有鲜茶原有的色泽和风味;(2)冷冻超微粉碎后采用真空超声波提取保证了有效成分的充分浸出,较低的提取温度及超滤澄清保证了产品的冷溶稳定性好;(3)加工工艺连续性好,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绿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对待加工的新鲜茶叶片进行杀青处理,采用真空微波法对新鲜茶叶片杀青,绝对真空度为30kPa~70kPa,微波比功率为1.0kW/kg~3.0 kW/kg,杀青时间为2min~4min;
(2)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粉碎处理,将杀青的茶叶速冻至-45℃~-180℃使其组织内部水分完全冻结,再将其粉碎至颗粒大小在1μm~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RNA用于调控PTEN基因表达
- 下一篇:窨井用通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