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在米制品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6216.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林亲录;王晓映;王青云;吴伟;梁盈;肖华西;李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3 | 分类号: | A23L1/03;A23L1/16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菜碱 盐酸 米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添加甜菜提取物—甜菜碱或甜菜碱衍生物—盐酸甜菜碱在抑制米制品回生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稻米是是亚洲东南部许多国家的主食,并且日益受到欧美国家关注健康的人士的喜爱,2011年全世界的稻米产量超过7亿吨。我国是世界上稻米产量和消费最大的国家,但是由于加工水平的限制,目前仍存在较严重的稻米陈化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稻米产值的增加。目前,以大米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主要有方便米饭、方便米粉、米糕、米粥、汤圆、米酒等,但由于品质的限制,这些制品经由工业化所生产出的食品市场份额较小,但我国主要以食用稻米为主,因此工业化生产相关米制食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小米具有良好的耐旱、耐酸碱、耐贫瘠能力,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和贫瘠地区都有种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米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小米产量最高的国家,全国小米年产量在300万吨左右,其中85%以上用于人类粮食。目前已有的小米制品主要有小米方便粥、小米冰淇淋、小米锅巴、小米营养粉等。小米中蛋白含量高达11.42%,除赖氨酸较低外,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合理,脂肪酸含量4.28%,其中85%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因此,小米作为一种饮食粗精搭配的载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消费需求。
大米和小米的主要成分均是淀粉,占到其总量的70%以上,所以米制品的加工品质问题关键是其中淀粉的加工品质问题。
甜菜碱作为甜菜中的一种天然提取物和盐酸甜菜碱作为甜菜碱的衍生物均是已经过验证的安全性良好的保健用品、医药用品、饲料添加剂,其毒理学研究表明甜菜碱和盐酸甜菜碱为无毒物质,并且天然提取的甜菜碱,目前已经是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天然香料。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米制品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甜菜碱或盐酸甜菜碱抗淀粉回生是一种效果突出、方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添加甜菜提取物甜菜碱和/或甜菜碱衍生物盐酸甜菜碱抑制米制品贮藏期间回生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高米制品中复水后α-方便米饭、无发酵米糕、保鲜方便米饭的粘着性。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还在于提高米制品中α-方便米饭、米粥的复水率和/或膨胀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添加米制品制备过程中作为淀粉回生抑制剂;所述的米制品是以包括以稻米和/或谷子在内的原料加工制成。
例如包括籼米、粳米、糯米、糙米中的一种或几种稻米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产品;和/或谷子(如:小米)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产品。
本发明的米制品包括方便米粥、α-方便米饭、保鲜米饭及无发酵米糕。
本发明的甜菜碱是从甜菜中提取分离得到。
所述的盐酸甜菜碱可采用从甜菜中提取分离得到甜菜碱经溶解在甲醇中后添加盐酸调节pH为2~3而自然析出。
本发明的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用作增加贮藏后的的α-方便米饭或保鲜米饭的粘着性的淀粉回生抑制剂。
本发明的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用作增加贮藏后的的α-方便米饭或保鲜米饭的复水率和/或膨胀率的淀粉回生抑制剂。
所述的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添加质量占原料米干重0.05%~3%。
所述的甜菜碱和/或盐酸甜菜碱在米制品制备过程中的加热前添加。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的实施步骤:
(1)原料清洗:原料米(粳米、糯米、籼米、糙米、小米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碾米,清洗,除去糠粉、壳等杂质;
(2)米饭、无发酵米糕、米粥蒸煮:添加原料米干重0.05%~3%的甜菜碱或甜菜碱衍生物盐酸甜菜碱,加入1.3~9倍的水,25℃~50℃下浸泡30min~60min,蒸煮20min~30min;
(3)米饭、米粥烘干:对于保鲜米饭和米糕无需烘干直接贮藏,对于方便米粥和α-方便米饭将蒸煮好的米饭用冷水离散,沥干后平铺成5mm左右薄层,80℃~120℃下热风干燥40min~150min(或其它干燥方法),包装贮藏。
使用时,将由以上步骤得到的方便米粥、α-方便米饭复水:贮藏一段时间后,将米饭加入3~10倍的沸水,加盖闷置10min,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