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涌洞石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094.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金地阳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1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32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涌洞石 抛光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化砖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仿花岗石的金涌洞石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洞石是一种新兴的进口建筑装饰石材,由于其特有的颜色和花纹备受人们青睐,洞石是因为石材的表面有许多孔洞而得名,其石材的学名是凝灰石或石灰华,商业上,将其归为大理石类。洞石的色调以米黄居多,又使人感到温和,质感丰富,条纹清晰,促使装饰的建筑物常有强烈的文化和历史韵味,洞石主要应用在建筑外墙装饰和室内地板、墙壁装饰。现有的天然洞石孔洞分布不均、深浅不一、存在色差、强度较差、易碎裂,且价格较高的缺点,近几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人造的仿洞石瓷砖,其特点是强度好,易打理,价格较便宜。例如,公开号为CN10101621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仿天然洞石瓷质砖》,由底料和面料分别经球磨研磨、均化、造粒、陈腐、干燥、烧成后,将底料和面料压制成型而制得,其特征在于,在面料中含有下述重量份的成份作为发泡料: 球土类:8~15份钠长石类:18~30份锂长石类:30~45份石灰石:12~20份抛光渣:3~15份烧滑石:0~1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国内生产该类产品的技术瓶颈,而开发了一种仿花岗石的金涌洞石抛光砖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开发的这种金涌洞石抛光砖是根据岩石的演变过程,大胆打造动态大直纹,从岩浆的涌动,变化,冷凝,石化整个过程,演绎出天然石材经由外部环境与地质特征而产生变化的动感形态,达到了自然直纹夸张的艺术的效果。完美尽现天然纹路、色彩柔和,表里如一的质感,由内到外焕发着极致的尊贵气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金涌洞石抛光砖,由基面料和晶粒料构成,其特点是:
基面料的组成及其百分比重量为:
A钾长石砂 19-23%,
B钾长石砂 6-7%,
A钠长石 9-15%,
B钠长 15-19%,
C钠长石 3-6%,
A钾钠长石 4-8%,
叶腊石 19-24%,
滑石 1.5-3.5%,
焦宝石 5-8%,
A粘土 19-22%,
B粘土 5-6%,
色料 1.6-3.00%;
晶粒料的组成及其百分比重量为:
钾长石砂1 19-25%;
钠长石1 39-49%;
钠长石2 11-16%;
叶腊石 17-19%;
滑石 2.5-4.0%;
A粘土 7-9%;
B粘土 4-8%;
C粘土 9-15%;
本发明给出的这种金涌洞石抛光砖的化学组成为:
基面料的化学成份及其含量为:
SiO2 61.00--65.00%;
AL2O3 11.00-17.00%;
Fe2O3 <2.50%;
TiO3 <2.25%;
CaO <2.50%;
MgO 1.5-2.8%;
K2O 2.80-4.30%;
Na2O 3.90-5.60%;
I.L <2.8%。
晶粒料的化学成份及其含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金地阳陶瓷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金地阳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渍罐温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龙门式地轨收排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