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氨基酸酯水解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5904.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丽娟;王辂;李端华;李进军;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C12N15/55;C12N15/70;C12N1/21;C12P35/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水解 突变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多肽有关,尤其与来源于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aeh的a-氨基酸酯水解酶突变体有关。
背景技术:
α-氨基酸酯水解酶(EC 3.1.1.43)相比青霉素酰化酶而言,具有诸多优点:不受苯甘氨酸的抑制;对D型苯甘氨酸甲酯有构象选择性,工业上可以直接使用消旋混合物,而不必先进行拆分;其最适反应pH比青霉素酰化酶低,也使反应体系中的底物和产物更稳定。长期以来,a-氨基酸酯水解酶的研究受到生物学家和药学家的重视,有关a-氨基酸酯水解酶产酶菌株的分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也有一些报道。虽然a-氨基酸酯水解酶具有一系列优点,但酶的某些性质还需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于一种具有经济吸引力的酶法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工艺来说,理想的是合成/水解比率(S/H比率)要高。优选地,S/H比率高,且同时酶活性也足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β-内酰胺抗生素的合成,生产效率高,不对β-内酰胺环有明显水解作用,合成/水解比率高,酶活性也适于合成生产过程的α-氨基酸酯水解酶突变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1、α-氨基酸酯水解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大肠杆菌的a-氨基酸酯水解酶脱氧核糖核酸的碱基序列见序列表中序列1,所编码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见序列表中序列2,所述氨基酸序列中的175位上的氨基酸为丙氨酸,所述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ehY175A的分类命名:大肠埃希氏菌,拉丁文名Escherichia coli,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1年4月11日,保藏编号CGMCC No.4758。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应用于β—内酰胺抗生素的合成,合成水解比率为1.9。
其制备方法如下:
(1)从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aeh中提取图1所示重组质粒pET28a-aeh,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eh的分类命名:大肠埃希氏菌,拉丁文名:Escherichia coli,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1年4月11日,保藏编号CGMCC No.4757,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eh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黄单孢菌基因组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aeh,所用载体为pGEM-T,aeh的酶切位点为EcoRI和XhoI,将EcoRI-aeh-XhoI片段与载体pGEM-T连接,转化入宿主菌JM109,选择白色菌落,得重组质粒pGEM-T-aeh,
b将重组质粒pGEM-T-aeh和载体pET28a双酶切,对线性化后的pET28a载体进行去磷酸化,用连接酶将aeh和载体pET28a连接,转化入宿主菌JM109,得重组质粒pET28a-aeh,
c从宿主菌JM109中提取重组质粒pET28a-ae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
d培养转化细胞,使重组质粒pET28a-aeh随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一起大量扩增,
e从扩增的细胞中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pET28a-aeh细胞,即得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eh。
(2)设计1种定点突变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下:
正向引物:GCATGATCGGTTCGTCCGCCGAGGGCTTCACCG
反向引物:CGGTGAAGCCCTCAGCGGACGAACCGATCATG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钛酸钠铝热还原制备海绵钛的方法
- 下一篇:武夷菌素孢子粉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