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装线路板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0998.7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婷;马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卷装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板是一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为基材的单面铜箔制作成的柔性印刷线路板(FPC),并在线路板基材背面贴合上一层背胶以便可以很好的粘结在各种部件上。以往的情况下,线路板的组装都是通过人工手贴的方式完成的,组装的效率和品质都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市场的日益壮大,人工手贴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目前线路板的组装领域已经逐渐的从人工手贴的方式向机器自动贴合的方式转变。机器自动贴合组装的效率高且误差小,因此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由于机器自动组装的过程是连续性的,因此也需要线路板的进料成连续性。所以目前线路板的制作越来越多的要求以卷状的方式出货。
目前FPC生产工艺中,绝大多数仍然是保持着单张夹具式生产模式,必须是片状式制作,制作的步骤是:裁断铜箔、压合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剥膜、印刷阻焊油墨、镀金、单张贴胶纸、冲压成单个成品。然后出货给客户。此种生产模式均是单张生产的,无法实现客户的卷装出货的要求。而通过更换整套的卷对卷设备来完成这一制作,成本太昂贵,短期内也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片式夹具的生产方法没有办法得到卷装线路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用现有的片式夹具生产卷转线路板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在横向和纵向都分布多个线路的片状线路板组裁切成横向分布有1个线路板、纵向分布多个线路板的条状线路板组;
(2)将多个条状线路板组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卷装线路板;
其中,所述卷装线路板中相邻两个线路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普通的着单张夹具式生产模式设备得到卷装的线路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片状线路板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条状线路板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卷装线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卷装线路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在横向和纵向都分布多个线路的片状线路板组裁切成横向分布有1个线路板、纵向分布多个线路板的条状线路板组;
(2)将多个条状线路板组依次连接起来形成卷装线路板;
其中,所述卷装线路板中相邻两个线路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所述片状线路板组可以商购也可以自己制备,优选地,所述片状线路板组根据下面的方法制备:裁断铜箔成片状,压合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剥膜,印刷阻焊油墨,表面处理,打定位孔形成具有多个线路板的片状线路板组。上述所述制备片状线路板组的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优选地,将多个条状线路板组连接起来的方法是用耐高温胶带分别贴在相邻的两个条状线路板的首部和尾部从而将其连接起来。这里采用耐高温胶带是因为在下面的步骤一般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一般在制作线路板的过程中,线路板的周围都有一些废铜区,所以本发明更有选为将多个条状线路板组连接起来的方法是用耐高温胶带分别贴在相邻的两个条状线路板的首部和尾部的废铜区。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为了保护线路板,优选地,在卷装线路板的背面压合有带离型纸的胶纸。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为了便于线路板贴合到电子设备上,优选地,将压合有胶纸的线路板用半切冲压工艺冲出产品的外形,冲压的深度以冲断线路板层和胶层,不冲断胶纸离型纸层。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卷装线路板制作方法,由于线路板以外的区域有大量的废铜及没有用的胶纸,所以优选地,去除线路板以外区域的铜和胶纸。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装线路板的制作方法,针对现有的单张夹具生产方法实现卷装模式的制作。其主要制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