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533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摄像透镜-CN200610162903.5有效
  • 齐藤共启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2006-11-29 - 2007-06-06 - G02B9/06
  • 从物体一侧配置可变光阑、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正凹凸透镜的第一透镜、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并满足1.25≥L/fl≥0.8、0.55≥f1/f2>0、1.8≥f1/fl≥1、4≥f2/fl≥1.5、1≥d2/d1≥0.2、0.35≥d1/fl≥0.1、0.27≥d3/fl≥0.1(其中,L:透镜系统的总长、fl: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1:第一透镜的焦距、f2:第二透镜的焦距
  • 摄像透镜
  • [发明专利]摄像透镜-CN200610146897.4有效
  • 齐藤共启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2006-11-29 - 2007-06-06 - G02B9/06
  • 从物体一侧配置可变光阑、做成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正凹凸透镜的第一透镜、做成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正透镜的第二透镜,并满足1.25≥L/fl≥0.8、1≥f1/f2≥0.2、1.8≥f1/fl≥1、4≥f2/fl≥1.5、0.5>d2/d1≥0.2、0.35≥d1/fl≥0.1、0.27≥d3/fl≥0.1(其中,L:透镜系统的总长、fl: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1:第一透镜的焦距、f2:第二透镜的焦距
  • 摄像透镜
  • [发明专利]TPO/FL基因转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CN200510050552.4有效
  • 王金福 - 浙江大学;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05-07-04 - 2006-08-16 - C12N15/85
  • 本发明提供TPO/FL基因转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1)从人胎肝分离TPO和FL的mRNA,通过RT-PCR技术合成两种cDNA并克隆到pBluescript载体上,构建FL-IRES-TPO重组片段,再将重组片段转移到反转录病毒载体pLXIN上,构建成pfl30表达载体;(2)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pfl30表达载体转导,构建高效表达外源TPO和FL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发明达到了一次性基因转导而获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高效表达TPO和FL两种外源性基因的效果;本发明方法构建的外源性表达TPO和FL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成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培养体系中,降低了造血干
  • tpofl基因转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融合层的DNN模型并行化和部分计算卸载方法-CN202210018356.2在审
  • 周欢;李明泽 - 三峡大学
  • 2022-01-07 - 2022-04-15 - G06N3/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层的DNN模型并行化和部分计算卸载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包括:S1:使用FL技术对DNN模型进行划分,得到具有计算相关性的计算层;S2:使用部分计算卸载的方式对FL技术划分后的DNN模型进行并行化推理,得到DNN推理时间;S3:使用最小等待算法确定路径调度策略和FL路径数;S4: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最小等待算法相结合,确定FL路径长度、截取融合层大小和路径卸载策略,得到的最小DNN本发明通过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Minimizing Waiting算法动态更新FL路径长度、截取融合层大小和路径卸载策略,以探索最优解并避免陷入到局部极小值
  • 一种基于融合dnn模型并行部分计算卸载方法
  • [发明专利]打滑控制设备和打滑控制方法-CN200810133671.X有效
  • 石田康人;井上玄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8-07-18 - 2009-01-21 - B60W10/04
  • 一种打滑控制设备,包括:驱动转矩计算装置(9),计算驱动转矩;驱动转矩施加装置(2),向驱动轮(FR,FL,RR,RL)施加所计算的驱动转矩;以及打滑抑制装置(8,9,10),当在每一个驱动轮(FR,FL,RR,RL)处发生打滑时抑制每一个驱动轮(FR,FL,RR,RL)处的打滑,其中当在每一个驱动轮(FR,FL,RR,RL)处发生打滑时,所述驱动转矩计算装置(9)计算要求转矩并且将与用于抑制每一个驱动轮(FR,FL,RR,RL)处的打滑而被打滑抑制装置(8,9,10)消耗的驱动转矩相对应的消耗驱动转矩加至所计算出的要求转矩,以计算驱动转矩。
  • 打滑控制设备方法
  • [实用新型]交直流转换电路-CN202020910670.8有效
  • 崔孟杰 - 宁海县鹰峤电气有限公司
  • 2020-05-26 - 2020-11-03 - H02M7/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直流转换电路,包括整流模块BD1和第一电感线圈FL1,所述第一电感线圈FL1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的L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FL1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的N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FL1的第一输出端与整流模块BD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线圈FL1的第二输出端与整流模块BD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BD1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为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 直流转换电路
  • [发明专利]液压制动系统-CN201080070424.5有效
  • 宫崎彻也;山本贵之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0-12-01 - 2013-08-07 - B60T8/34
  • 制动主缸(62)的两个加压室(72、70)和左右前轮(2、4)的制动轮缸(42FL、FR)借助主通路(74、76)直接连接。在主通路(74、76)的各个分别设置有常闭式的电磁开闭阀亦即主截止阀(194FL、FR)。结果,在制动踏板(60)未被操作而不朝主截止阀(194FL、FR)的螺线管供给电流的情况下,加压室(72、70)和制动轮缸(42FL、FR)被隔断,防止从加压室(72、70)、即主贮液器(78)的收纳室(82、80)朝制动轮缸(42FL、FR)的工作液的流出。
  • 液压制动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