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095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具有核壳结构的金属-铁氧体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作方法-CN202111480489.3在审
  • 侯春树;侯咏轩;侯文洁 - 昆山卡德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06 - 2022-03-11 - H01F1/34
  •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金属‑铁氧体复合磁性材料,由若干为核壳结构的微观单元构成,微观单元自内向外依次为金属体、层、铁氧体,通过使金属体的熔点低于铁氧体的熔点,使层由金属体、铁氧体的接触经高温烧结而成,使层包裹在金属体的外侧,使铁氧体包裹在层的外侧,使相邻的微观单元中的层相互独立,使所有微观单元中的铁氧体连成一体,既能够利用金属体提高该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适合小型化发展要求,又能够利用铁氧体提升电阻值,降低该材料的涡流损耗,还能够利用层使金属体和铁氧体牢固连接,改善该材料的力学特性,增强该材料制成品的机械强度,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良品率高,成本低,易于实施。
  • 具有结构金属铁氧体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利用无引线电镀工艺制造的封装基片及其制造方法-CN03143628.5无效
  • 李宗辰;申荣焕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2003-07-28 - 2004-09-01 - H01L21/48
  • 该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在具有通孔的基底和通孔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镀层,在第一镀层上涂覆第一抗蚀,部分除去第一抗蚀,从而露出分别与将镀覆的电路图形的区域对应的部分第一镀层,在第一镀层的露出部分上形成第二镀层,剥离第一镀层,在得到的结构上涂覆第二抗蚀,从将形成引线合焊盘和焊料球焊盘的区域除去第二抗蚀,除去第一镀层的露出部分,形成引线合焊盘和焊料球焊盘,除去第二抗蚀,除去第一镀层的露出部分,在所得到的结构的所有表面上涂覆阻焊剂,除去分别覆盖引线合焊盘和焊料球焊盘的阻焊剂部分。
  • 利用引线电镀工艺制造封装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无胶型挠性双面覆铜板的制备方法-CN201410450175.2有效
  • 陈金菊;冯哲圣;赵焕芬;李金彪;杨超;万亚东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4-09-05 - 2014-12-10 - B32B38/18
  • 本发明利用阳离子印迹枝接与柔性基材分子间化学合及阳离子印迹枝接对金属离子的螯合吸附作用,在柔性基材表面制备出对后续镀覆层具有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之后通过化学沉形成无胶型双面挠性覆铜板。包括挠性基材两粗化处理,挠性基材两印迹枝接处理,挠性基材两金属阳离子活化处理,金属阳离子还原处理和化学沉等步骤。本发明可在柔性基两制备出2~5μm厚的层,能够满足微细线路制作的要求,有望解决传统2L-FCCL在高密度互联电路板和覆晶薄膜柔性封装基板方面应用受限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一种无胶型挠性双面铜板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异质复合催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211535643.7在审
  • 张云霄;陈佳志;王曦 -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 2022-12-02 - 2023-04-04 - B01J27/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复合催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中异质复合催化,包括以下步骤:将三聚氰胺经多次煅烧,得到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将盐、铟盐、硫代乙酰胺溶解于水后,再加入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经80℃~120℃充分反应后,得到异质复合催化本发明的异质复合催化是以多次煅烧制得类石墨相氮化碳主体材料,而铟硫化合物是通过原位沉积的方式负载在类石墨相氮化碳上。该催化是一种二维梯形异质催化,其具有光催化制H2O2效率高、活性好、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的优势,适合实际生产与应用
  • 一种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金属离子动态检测和调控方法-CN201910875022.5在审
  • 梁峰 - 深圳市新零壹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17 - 2021-03-19 - G01N21/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金属离子动态检测和调控方法,涉及动态拉曼光谱测量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金电极尖端和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拉曼信号的对羧基苯硫酚分子;建立单分子拉曼信号检测体系;当激发光照射样品后会产生拉曼信号,向体系中加入离子,通过动态检测拉曼光谱的变化,检测离子螯合的形成和消失。调节金电极上的偏压,检测对羧基苯硫酚拉曼特征峰的强度的变化,从而研究分子中各个的振动情况。本发明能够通过螯合作用检测离子等多种金属离子;能够通过电压调节,研究螯合作用的强弱,使用范围广,功能化强,数据直观,操作简单。
  • 一种基于光谱金属离子动态检测调控方法
  • [发明专利]高分子介电材料改性及高分子介电材料的处理方法-CN201310566173.5有效
  • 邱文裕;刘毅;赵继云 - 湖南省化讯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 2013-11-13 - 2017-01-04 - H01B3/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介电材料改性及高分子介电材料的处理方法,该改性包括有机胺、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与水。与现有技术中的清洁整孔相比,本发明采用包含有机胺与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对高分子介电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其中,有机胺可对介电材料的表面进行清洁,同时可避免无机碱对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的攻击,也有助于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的溶解分散;而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所形成的Zeta电位较高,借由强正电荷吸附,使介电材料表面植上含氮元素的官能基团,可增加钯活化的吸附量与化学的交互强度,进而增强化学与高分子介电材料之间的密着力。
  • 高分子材料改性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滚珠连结器-CN01129262.8有效
  • 郭长信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1-06-19 - 2004-04-28 - F16C29/06
  • 一种滚珠连结器,包含:多数个间隔体、多数个导引体及至少一个连接体;其中:该间隔体,是对应设于滚珠的两侧,该间隔体与滚珠相邻处设置一滚珠保持;该导引体,是对应位于滚珠两侧,并将滚珠两侧的二间隔体相
  • 滚珠连结
  • [发明专利]一种Cu3-CN202210195020.3在审
  • 王禹宸;安翠华 - 天津理工大学
  • 2022-03-02 - 2023-09-12 - C25B11/09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3P/Cu2Se异质析氢催化催化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泡沫负载的Cu3P/Cu2Se异质析氢催化,通过阳极氧化法和气相反应法制备了Cu3P/Cu2Se异质催化,并且采用三电极体系对催化进行了电化学析氢性能研究,所述泡沫上负载的复合材料催化为Cu3P与Cu2Se的复合,可提高单一相Cu3P催化的电解水析氢性能。
  • 一种cubasesub
  • [发明专利]二氧化钛纳米片与锌锡硫纳米颗粒异质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1710162765.9在审
  • 王成伟;甘甜;李燕;陈建彪;王建 - 西北师范大学
  • 2017-03-18 - 2017-07-25 - B01J27/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纳米片与锌锡硫纳米颗粒异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先用水热法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片阵列薄膜,再将、锌、锡和硫各组分原料按一定的摩尔比溶解于乙二醇溶剂中,充分搅拌得到乳白色的锌锡硫前驱体,然后转入放置二氧化钛纳米片阵列薄膜的高压反应釜中,水热加热处理一定时间,将产物在乙醇和二次水中洗涤,制得氧化钛纳米片与锌锡硫纳米颗粒异质。将该二氧化钛纳米片与锌锡硫纳米颗粒异质用作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该方法能够制得价格低廉、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和可重复性高的二氧化钛纳米片与锌锡硫纳米颗粒异质光催化,在降解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氧化纳米铜锌锡硫颗粒异质结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无溶剂型硅酮组合物、剥离纸以及剥离膜-CN201880008034.1有效
  • 中山健;小林中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8-01-16 - 2022-03-08 - C08L83/07
  • 所述硅酮组合物,其含有:(A)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于硅原子的烯基,且所述烯基的合计个数相对于于硅原子的基的合计个数的比例为0.01%以上且未满4.5%,不具有芳基的有机聚硅氧烷,(B)在一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于硅原子的氢原子,且不具有芳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特定量,(C)铂族金属系催化:催化剂量,以及(D)在一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于硅原子的氢原子,且具有芳基,所述芳基的合计个数相对于于硅原子的氢原子及于硅原子的基的合计个数的比例为
  • 溶剂硅酮组合剥离以及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