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612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金属电容-CN202010091136.3在审
  • 陈重光;李家庆;黄建福;胡家铭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2-13 - 2021-08-13 - H01L4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电容金属电容包含设置于衬底上方的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含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第二金属层包含第三电极片与第四电极片。第一平面电容形成于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之间;第二平面电容形成于第三电极片与该第四电极片之间。第四电极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电极片的上方,且第一纵向电容形成于第一电极片与第四电极片之间。第三电极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电极片的上方,且第二纵向电容形成于第二电极片与第三电极片之间。
  • 金属电容
  • [发明专利]一种多电容堆叠结构及多电容堆叠方法-CN202311003031.8在审
  • 王锐;刘强;李建军;孙孟英 - 广芯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2023-08-10 - 2023-10-24 - H01L27/0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电容堆叠结构及多电容堆叠方法,应用于半导体制备领域,该多电容堆叠结构包括:衬底中隔离结构的上侧制备的双多晶电容、以及在双多晶电容背向衬底的一侧堆叠形成的金属氧化物电容金属绝缘体电容金属氧化物电容的上极板和金属绝缘体电容的上极板与双多晶电容的上极板导电连接;金属氧化物电容的下极板和金属绝缘体电容的下极板与双多晶电容的下极板导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衬底中隔离结构的上侧,制备双多晶电容,并在双多晶电容背向衬底的一侧制备金属氧化物电容金属绝缘体电容,并将制备的双多晶电容金属氧化物电容金属绝缘体电容并联连接,形成多电容堆叠结构,提高了单位电容密度,降低了制备电容占据芯片的面积。
  • 一种电容堆叠结构方法
  • [发明专利]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及其制法-CN200310117088.7有效
  • 高境鸿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3-12-03 - 2005-06-08 - H01G4/33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包含有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一电容介电层,设于该第一金属层上;一第二金属层,叠设于该第一电容介电层上,其中该第一金属层、该第一电容介电层及该第二金属层构成一下电容结构;一第二电容介电层,设于该第二金属层上;以及一第三金属层,叠设于该第二电容介电层上,其中该第二金属层、该第二电容介电层及该第三金属层构成一上电容结构;其中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三金属层电连接该MIM电容的第一电容端点,而该第二金属层则电连接该MIM电容的第二电容端点。
  • 金属绝缘体电容结构及其制法
  • [发明专利]层间层内电容的分离方法-CN201110397748.6无效
  • 魏泰;蒋乐乐;王磊;程玉华 -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 2011-12-05 - 2013-06-05 - G01R27/26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属层间层内电容的分离方法,以有效的分离金属层间、层内电容。该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测量平行金属板结构和combmeander结构的层间电容,测量金属结构combmeander的层内电容,测量平行金属板结构和金属结构comb之间的层间电容,测量平行金属板结构和金属结构meander之间的层间电容;combmeander的层内电容乘二再加上平行金属板结构各与结构comb、meander之间的层间电容,再减去平行金属板结构和combmeander结构之间的总电容,便分离出金属结构combmeander的层内电容。这种金属层间层内电容的分离方法能够更加精确有效的分离出层内电容
  • 间层电容分离方法
  • [发明专利]电容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310502553.6在审
  • 邹道华;高谷信一郎;刘昱玮;朱晓洁 - 常州承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3-05-06 - 2023-06-02 - H10N97/00
  • 一种电容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其中电容结构包括:第一电容金属层;第一电容钝化层,覆盖第一电容金属层;第二电容金属层,位于第一电容钝化层上;第二电容钝化层,覆盖第二电容金属层;第三电容金属层,位于第二电容钝化层上;第一电容介质层,位于第三电容金属层上,第一电容介质层具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暴露出第三电容金属层的部分表面,第一通孔侧壁倾斜;位于第一电容介质层上的第四电容金属层利用第一通孔倾斜的侧壁能够将打线时施加的一部分压力进行反弹,进而减小压力对电容金属层的冲击,减小对电容结构造成的损伤。另外将电容结构制作在打线区域上,可以有效降低芯片的尺寸。
  • 电容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半导体
  • [发明专利]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0910006933.0无效
  • 高新立;孙自军;李雪林 - 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09-02-13 - 2010-08-18 - H01L29/9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设置于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凹槽中,该凹槽的深度由第一金属层与其前层金属的距离来定义,包括由沉积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形成的下电极,其中沉积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之上;由第二金属层沉积形成的上电极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结构的制作方法在制作MIM时,先蚀刻出电容凹槽及生长一层METAL(如Ti/TiN)作为电容下电极,上电极采用铜制程工艺作出。与传统MIM结构电容器相比,本发明的三维的MIM结构电容器在相同分布面积下,增加了电容器的有效面积,进而增大MIM结构电容器的电容
  • 金属绝缘体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内部屏蔽电磁干扰的电容传感器-CN201721462966.2有效
  • 何鹏飞;王军;尤杨森;王骞;刘壮 - 东莞市美志电子有限公司;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
  • 2017-11-06 - 2018-05-18 - G01D5/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屏蔽电磁干扰的电容传感器,包括电容传感器主体、陶瓷电容芯片、金属屏蔽圈和金属导线,所述电容传感器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陶瓷电容芯片,所述陶瓷电容芯片采用高压陶瓷电容,且所述陶瓷电容芯片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芯片,所述电容传感器主体上安装有金属屏蔽圈,所述金属屏蔽圈包括上部金属屏蔽圈和下部金属屏蔽圈。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屏蔽圈对电磁进行屏蔽,使电容传感器内部的陶瓷电容芯片不受外部的电磁干扰,以达到增强电容传感器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效果;并且金属屏蔽圈通过锡膏焊接固定在电容传感器的两极,安装方便、牢固,保证金属屏蔽圈和电容传感器之间无缝连接,提高金属屏蔽圈屏蔽的彻底性。
  • 一种内部屏蔽电磁干扰电容传感器
  • [发明专利]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电路-CN202111436411.1有效
  • 王正钦 -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21-11-30 - 2022-04-15 - G06V40/1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电路,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层金属层和次顶层金属层,所述顶层金属层与手指之间形成指纹电容,所述顶层金属层和次顶层金属层之间存在寄生电容;位于所述顶层金属层和次顶层金属层之间的介质层;设置在所述顶层金属层和次顶层金属层外围的寄生消除电容,所述寄生消除电容用于消除寄生电容。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电路中,寄生消除电容可以消除用于获取指纹信号的顶层金属层和次顶层金属层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提高指纹信号的精度。
  • 电容指纹传感器电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