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49773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混凝土板加推装置-CN202121986458.0有效
  • 闫坤;张涛;孟祥来;贺萌;黄强;周震;王友军;梁媛;李文杰;陈仪豪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2021-08-23 - 2022-03-18 - B28B1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土板加推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液压杆连接加推;所述的液压杆连接加推均安装在机架上,液压杆连接用以调整加推的位置。机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导向柱、丝杠和驱动电机。加推包括加推前板、加推中板和加推后板。液压杆连接包括加推后板连接杆、液压伸缩杆、主连接臂。所述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有四根导向柱;加推前板、加推中板和加推后板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顺次并列平行布置,加推前板、加推中板和加推后板的角均由导向柱穿过,本实用新型装置便利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进度
  • 混凝土板配管加推装置
  • [实用新型]换热器-CN202121944806.8有效
  • 秦阳 - 博格思众(常州)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 2021-08-18 - 2022-04-29 - F28F9/04
  • 该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端板、组件和加强板;端板与换热芯体的外壁相连;组件与端板位于换热芯体的同一侧,组件的第一端与换热芯体相连,组件的第二端贯穿端板,且背离换热芯体延伸;加强板与组件的第二端位于端板的同一侧,加强板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第一连接套接在组件外,且靠近组件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与端板可拆卸地相连。
  • 换热器
  • [发明专利]室内机及制冷循环装置-CN201580060530.8在审
  • 古田辰夫;泷下隆明;松永尚也;小松隆弘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01-22 - 2017-08-18 - F24F1/00
  • 本发明的室内机(100)具有如下结构主体单元(1),具有来自室内的空气流入的吸入口和吹出空气到室内的吹出口(5);电气元件箱(30),收容有电气设备,设置于主体单元的外表面侧;制冷剂连接(31),连接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排水连接(32),连接排水,从主体单元(1)排出的排水通过该排水;安装螺栓固定配件(33),设置于主体单元(1)的外表面侧,将主体单元(1)固定于天花板背面悬挂的安装螺栓制冷剂连接(31)、排水连接(32)及电气元件箱(30)位于相同的设置面,另外,从设置面侧看主体单元(1)时,设置面相比于安装螺栓固定配件的前端部分位于近前侧。
  • 室内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制冷机-CN201880073541.3在审
  • 前田耕治;大村真太郎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2018-10-09 - 2020-06-26 - F25B4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机,其具备: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及依次连接它们的(12)以及喷出;及声学装置(13),设置于(12),声学装置(13)具有:空间形成(14),在内侧形成空间(S),且开口的第一端(14a)与(12)以连通状态连接;波纹(21),与空间形成(14)中的开口的第二端连接且可伸缩;及密封(20),设置于波纹(21)中的与空间形成(14)相反的一侧的端
  • 制冷机
  • [发明专利]涡旋式压缩机-CN200610126959.5有效
  • 小池良明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6-09-11 - 2007-04-04 - F04C18/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可以不在固定涡卷件或隔板上实施横孔加工而简单地连接液体注入回路的和/或节能机构的。在压缩部件的固定涡卷件的上表面设置凹,在该凹的底面上设置与固定涡卷件的内部连通的通孔。在中央设置安装孔,在上表面安装上部密封件,将在下表面安装有下部密封件的连接用构件嵌装在上述凹内,将规定长度的穿过到安装孔内并将其固定。一边在设于隔板上的通孔内插通一边将隔板落下,使贯通设于上部盖上的通孔后盖上该上部盖,对容器主体、隔板和上部盖的重合进行焊接(W)。由此,连接用构件被夹装在固定涡卷件和隔板之间。
  • 涡旋式压缩机
  • [发明专利]回转式工程机械-CN201280031103.3有效
  • 森口浩辅;佐佐木克广;川本纯也;宫原康弘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2012-06-18 - 2014-04-09 - E02F9/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工程机械,能够使伴随作业装置的摇摆产生的将作业装置用向摇摆柱的壁面按压的挤压力减小。本发明的结构为:对位于作业装置用(21)的回转框架(2a)侧的部分进行保持的回转框架侧保持体由具有夹持作业装置用群的第一级保持、及配置于该第一级保持的下方且夹持其它作业装置用群的第二级保持的第一夹持件(22)构成,对位于作业用(21)的摇摆柱(6)侧的部分进行保持的摇摆柱侧保持体由第二夹持件(24)构成,该第二夹持件(24)具有:夹持被第一夹持件(22)的第一级保持夹持的作业装置用群的第一级保持;以及配置于该第一级保持的上方并夹持被第一夹持件(22)的第二级保持夹持的作业装置用群的第二级保持
  • 回转工程机械
  • [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CN202211663453.3在审
  • 温海波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23 - 2023-05-05 - B60T17/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制动结构包括车架、摆臂和制动,车架连接有枢轴,摆臂具有可转动套设于枢轴的圆筒,圆筒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制动管用于将由ABS调节器产生的液压传递到后轮的后制动钳,制动包括相连接的自由管段和固定管段,自由管段从ABS调节器向枢轴延伸,并固定于固定,固定管段固定于摆臂,固定管段由圆筒弯曲地延伸至摆臂的上表面,并从摆臂的上方连接至后制动钳。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可以减少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摩擦或干涉,也无需设置大量限制部件,从而可以改善外观美感。
  • 跨骑车辆制动结构摩托车
  • [实用新型]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CN202223455552.0有效
  • 温海波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2-23 - 2023-05-19 - B60T17/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制动结构包括车架、摆臂和制动,车架连接有枢轴,摆臂具有可转动套设于枢轴的圆筒,圆筒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制动管用于将由ABS调节器产生的液压传递到后轮的后制动钳,制动包括相连接的自由管段和固定管段,自由管段从ABS调节器向枢轴延伸,并固定于固定,固定管段固定于摆臂,固定管段由圆筒弯曲地延伸至摆臂的上表面,并从摆臂的上方连接至后制动钳。本实用新型的跨骑型车辆的制动结构及摩托车,可以减少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摩擦或干涉,也无需设置大量限制部件,从而可以改善外观美感。
  • 跨骑车辆制动结构摩托车
  • [发明专利]饮料的灌装方法-CN201610881558.4在审
  • 早川睦;和田唯子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2013-12-17 - 2017-07-25 - B67C3/00
  • 在对将杀菌后的饮料从加热杀菌(18)向灌装机(2)内输送的饮料供给系(7)进行了杀菌后,使上述饮料通过上述饮料供给系而向已杀菌的容器(4)中灌装并将容器密封,其中,相对上述饮料供给系中经由杀菌的上游侧(7a)设置上游侧回流流路(6a)而形成上游侧循环流路(6a),相对于上述饮料供给系中从比上述上游侧的下游侧到上述灌装机内的下游侧(7b)设置下游侧回流流路(6b)而形成下游侧循环流路,通过使碱性洗净液在上述上游侧循环流路内及上述下游侧循环流路内分别循环,从而对上述饮料供给系管内进行净化及杀菌,然后在利用无菌水进行清洗后开始灌装饮料。
  • 饮料灌装方法
  • [发明专利]饮料的灌装方法-CN201610881559.9有效
  • 早川睦;和田唯子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2013-12-17 - 2019-11-01 - B67C3/00
  • 在对将杀菌后的饮料从加热杀菌(18)向灌装机(2)内输送的饮料供给系(7)进行了杀菌后,使上述饮料通过上述饮料供给系而向已杀菌的容器(4)中灌装并将容器密封,其中,相对上述饮料供给系中经由杀菌的上游侧(7a)设置上游侧回流流路(6a)而形成上游侧循环流路(6a),相对于上述饮料供给系中从比上述上游侧的下游侧到上述灌装机内的下游侧(7b)设置下游侧回流流路(6b)而形成下游侧循环流路,通过使碱性洗净液在上述上游侧循环流路内及上述下游侧循环流路内分别循环,从而对上述饮料供给系管内进行净化及杀菌,然后在利用无菌水进行清洗后开始灌装饮料。
  • 饮料灌装方法
  • [发明专利]饮料的灌装方法-CN201380056133.4有效
  • 早川睦;和田唯子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2013-12-17 - 2016-11-02 - B67C3/00
  • 在对将杀菌后的饮料从加热杀菌(18)向灌装机(2)内输送的饮料供给系(7)进行了杀菌后,使上述饮料通过上述饮料供给系而向已杀菌的容器(4)中灌装并将容器密封,其中,相对上述饮料供给系中经由杀菌的上游侧(7a)设置上游侧回流流路(6a)而形成上游侧循环流路(6a),相对于上述饮料供给系中从比上述上游侧的下游侧到上述灌装机内的下游侧(7b)设置下游侧回流流路(6b)而形成下游侧循环流路,通过使碱性洗净液在上述上游侧循环流路内及上述下游侧循环流路内分别循环,从而对上述饮料供给系管内进行净化及杀菌,然后在利用无菌水进行清洗后开始灌装饮料。
  • 饮料灌装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