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6848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2111016058.1在审
  • 渡辺康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1-08-31 - 2022-03-04 - B62D25/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可不导致车辆重量的增加而充分吸收输入至车体后部的冲击负荷。车体后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后侧框架(2),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地板面板(3),在配置后座椅的前部区域,结合一对后侧框架(2)。后地板面板(3)的后部区域包含具有上壁及下壁(12)的双层面板结构体(14)。后地板面板(3)的后部区域较后侧框架(2)更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双层面板结构体(14)结合于各后侧框架(2)的倾斜支撑部(20)。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410204229.7有效
  • 望月晋荣;大石浩二 - 铃木株式会社
  • 2014-05-14 - 2014-11-26 - B62D25/08
  • 提供了能够获得高的扭转刚性和振动性能的车体后部结构。本发明的车体后部结构构造为如下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其包括构成车辆后部的后尾门用开口部(100a)的下方的车室内面的后围板(110)。后围板具有从后尾门用开口部的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112)和从纵壁部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面部(114),纵壁部为随着向上方延伸而向前方逐渐倾斜的曲面状,所述车体后部结构还包括从车辆后方侧安装至后围板的上面部并且与后围板形成闭合截面的尾端构件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810360631.2有效
  • 武田宗信 - 铃木株式会社
  • 2018-04-20 - 2021-01-12 - B62D25/08
  • 本发明提供车体后部结构,其改善从铰链安装座部到车顶侧的刚性并且能通过将两个竖壁形状布置成在后尾门开口的上角部重叠来应对来自后侧围立柱或后尾门铰链的输入负荷。车体后部结构包括:设置有后尾门安装座部的车顶板;接合到该车顶板的车室内侧的车顶横梁;与车顶横梁的车宽方向端部和车顶板接合的车体侧部;设于车体侧部的后端部的竖壁面构件;以及布置于车顶板与车顶横梁之间并且加强后尾门安装座部的加强构件,竖壁面构件形成为从后尾门开口部的上角部到侧部,设置于车顶横梁的后端部的竖壁面部设置为与竖壁面构件相连,并且竖壁面部和加强构件的后端部的竖壁部设于车顶板的后端部内侧且在从车体后方侧观察时上下重叠。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310631484.5有效
  • 伊藤研作 - 铃木株式会社
  • 2013-12-02 - 2014-06-18 - B62D25/08
  • 车体后部结构。通过使通风器罩和各保险杠保持器一体化来简化安装面板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周边部件的布局,减少重量和成本,防止后裙板的刚性的降低,稳定地维持后组合灯和后保险杠之间的分割线等的位置关系,并且改善外观品质。在配备有后组合灯(5)和后灯壳面板(4)的车体后部(1)设置有由闭合截面结构环绕一周而形成的后尾门开口部(2),后组合灯(5)分别布置成邻近后保险杠(7)的左右侧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后裙板(13)在后灯壳面板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210362886.5有效
  • 山本直毅 - 铃木株式会社
  • 2012-09-26 - 2013-04-10 - B62D25/08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边吸收与追尾碰撞相伴的冲击,边保护电池的车体后部结构。本发明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具备:后地板面板(120),其形成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的车体后部的地板面;以及电池(114),其安装在车体后部,上述车体后部结构(100)具备:一对纵梁(122、124),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210362881.2有效
  • 垣内裕行 - 铃木株式会社
  • 2012-09-26 - 2013-04-10 - B62D25/20
  • 在追尾碰撞时能保护燃料箱的车体后部结构(100)具备:电池(114),其安装在车体后部;以及框状框架构件(120),其支撑电池,还具备:第1横梁(128),其在框架构件的前方横跨在一对纵梁(124、126)之间;第2横梁(130),其在第1横梁的前方横跨在一对纵梁之间;桥式构件(132),其在车体中央附近横跨在第1横梁和第2横梁之间;以及燃料箱(116),其安装在桥式构件和一方纵梁(124)之间,燃料箱具有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910084540.5有效
  • 田井秀树;原田淳也;山崎省二;笹本贵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1-29 - 2021-08-06 - B62D21/15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在追尾碰撞时为了保护被支撑在车体后端部中的电池组,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包括:一对左右后侧架(10),该对左右后侧架以侧向间隔开的关系沿前后方向延伸;后底板(14),该后底板附接到后侧架(10),并且限定用于在其中接纳电池组的电池接纳空间(40);以及载荷传递构件(46),该载荷传递构件具有固定地紧固到车体结构构件(24)的前端(46A),并且延伸到载荷传递构件的位于电池接纳空间后方的后端(46B)。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910880801.4有效
  • 金子贯志;后东光繁;平川忠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9-18 - 2022-04-22 - B62D2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使车体后部结构的后方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量增加。车体后部结构(1)具有:左右的侧梁(3)、左右的后侧车架(71)、后副车架(72)以及后减振器支座(112),后侧车架具有:后侧车架前部(71A),其从侧梁的后端向后方且左右内侧倾斜延伸;以及后侧车架后部其从后侧车架前部的后端经由后侧车架屈曲部(71B)向后方延伸,后副车架具有后副车架纵梁(91),后副车架纵梁具有:向后方且左右内侧倾斜延伸的纵梁前部(91A);以及从纵梁前部的后端经由纵梁屈曲部(91B)向后方延伸的纵梁后部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910880538.9有效
  • 境和博;平川忠司;山田誉;野口悟;加藤盛一;金子贯志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9-18 - 2022-09-16 - B62D2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在后方碰撞的载荷大时使载荷传递至后副车架。车体后部结构(1)具有:左右一对后侧车架(71),其在车辆(2)的后部前后延伸;后副车架(72),其安装于左右的后侧车架;以及左右一对冲击吸收结构(130),其设置于后侧车架各自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后副车架具有其前后延伸;以及后副车架横梁(93),其左右延伸,并与左右的后副车架纵梁结合,后副车架横梁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93L),突出部的后端位于比后侧车架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且位于比冲击吸收结构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
  • 车体后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2110289469.1有效
  • 中部主贵;小林慧;中尾琴音;沼泽麻衣;伊藤智广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1-03-18 - 2023-07-25 - B62D25/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该车体后部结构具备:开闭部(6),其构成为能够对与货物室(31)内相连的车体主体的后方开口部(50)进行开闭;以及台板(6),其能够转动地与车体主体的后端部连结,具有货物载置面台板(6)在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使用位置处,所述台板在比车体主体的后端靠后方且比货物室(31)的地板面(31a)靠下方处使货物载置面(6a)朝向上方,在所述收纳位置处,货物载置面(6a)相比于使用位置而立起
  • 车体后部结构
  • [实用新型]车体后部结构-CN201420164720.7有效
  • 吉田隆弘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4-04 - 2014-08-20 - B62D25/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该车体后部结构包括具有配置在车体外侧的外板和配置在车室侧的内板的后柱,在内板的下端部,安装有用于与设置在后座椅的座椅靠背上的锁定构件相卡扣的锁扣、及用于强化该锁扣的安装部分的锁扣加强件,外板向车体下方延伸至与锁扣加强件的至少一部分相重叠的位置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后部结构,即能抑制安全带固定器受力时及锁扣受力时的锁扣安装部周边的变形,又不会使制造成本升高、车体重量增加。
  • 车体后部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