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309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超薄碳化晶圆转移工艺-CN202210892161.0在审
  • 严立巍;文锺;林春慧;刘文杰 - 中晟鲲鹏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浙江同芯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27 - 2022-11-22 - H01L21/683
  • 本发明涉及碳化晶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超薄碳化晶圆转移工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1、将完成前半段制程的键合在玻璃载板上的碳化晶圆,取一个表面带有凹槽的石墨载盘,翻转玻璃载板和碳化晶圆,将键合碳化晶圆的玻璃载板进行翻转,将碳化晶圆置入石墨载盘的凹槽内部,通过将玻璃载盘上的晶圆转移至石墨载盘上,可以方便通过石墨载盘承载碳化晶圆放入外延炉中进行外延工艺,避免碳化晶圆过薄导致直接转移碳化晶圆时造成碳化晶圆的损伤,再通过点涂硅胶进行定位,保证在通过石墨载盘承载过程碳化晶圆,移除玻璃载盘过程中,碳化晶圆在石墨载盘上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 超薄碳化硅转移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的复合碳化衬底及其制备和分离方法-CN202210213635.4在审
  • 王振中 - 无锡华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3-04 - 2023-09-12 - H01L29/16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分离的复合碳化衬底,包括第一碳化单晶层、第二碳化单晶层以及位于两个碳化单晶层之间的非晶层;所述碳化衬底,对于波长为1030nm的光,第二碳化单晶层的透过率大于50%,非晶层的透过率小于本发明得到的复合碳化衬底,采用波长为1030nm的激光束,从第二碳化单晶层射入,聚焦在非晶层,非晶层吸收激光能量发生结构分解,从而第一碳化单晶层与第二碳化单晶层自然分离,解决了碳化器件工艺中背面减薄的问题,能有效保持衬底性能稳定及与后续垂直器件工艺的兼容性,降低了后段器件工艺背面减薄的成本与难度,为高性能低成本碳化基器件制备奠定材料基础。
  • 一种可分离复合碳化硅衬底及其制备分离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叠层复合过滤结构-CN201910039837.X有效
  • 余盛杰;李喜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1-16 - 2021-04-02 - B01D39/14
  • 一种叠层复合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结构,表层结构为纤维织物层,内层结构为碳化泡沫支撑体,所述纤维织物层由碳化纤维织物与碳化晶须基体组成,孔隙率为20~30%,厚度为0.3~2mm,碳化纤维织物体积分数为40~50%,由碳化纤维布叠层组成,纤维布层数为2~6层;所述碳化泡沫支撑体为三维网状碳化骨架组成,孔隙率为40~50%,孔径为5~10μm,厚度为5~10mm,所述碳化骨架表面生长有碳化晶须,碳化骨架直径为20~30μm,内部中空,所述碳化晶须为多孔网状结构,晶须直径为200~500nm。本发明具有的优点:1、梯度孔隙过滤结构利于过滤清灰;2、多孔网状碳化晶须降低过滤阻力,提高过滤效率;3、整体结构稳定,力学性能优异。
  • 一种复合过滤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化热交换管的速热加热装置-CN201610763986.7有效
  • 俞其峰;徐瑜婷 - 杭州锦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0 - 2022-04-15 - F24H1/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化热交换管的速热加热装置,属于速热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设有多根平行排布的碳化热交换管,其中两根碳化热交换管的端口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根碳化热交换管均包括碳化管和包裹于碳化管表面的热电膜,各相邻碳化热交换管的端部依次连通,使各碳化热交换管之间串行连通。本发明采用碳化热交换管作为热传导媒介,并在热交换管外壁覆盖一层电热膜,电热膜通电后提供热量;本发明采用多根碳化热交换管平行排布,且通过水路连接件将各碳化热交换管间串行连接,使流经的水流不断的经过各碳化热交换管分别累积加热
  • 一种基于碳化硅热交换加热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低位错密度的碳化单晶生长方法-CN202210214553.1有效
  • 王蓉;徐所成;皮孝东;许彬杰;王亚哲;陈鹏磊;杨德仁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2022-03-07 - 2022-05-17 - C30B29/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位错密度的碳化单晶生长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将碳化籽晶粘接于石墨托后放入生长腔室内,进行碳化第一阶段生长,形成带贯穿型位错的碳化晶体;将生长腔室加热,压强降低,加入含碳气体,通过低速台阶流生长模式进行碳化第二阶段生长,在碳化表面形成第一缓冲层;停止加入含碳气体,生长腔室内载气恢复至初始状态,提高腔室内压强,进行碳化第三阶段生长,第一缓冲层表面形成第二缓冲层;调整腔室压强,进行碳化单晶生长;生长完成后,降温、降压,获得低位错密度的碳化单晶,本发明通过缓冲层迭代方法调控碳化单晶生长过程中的位错演变,降低碳化单晶中的位错密度,实现高质量碳化单晶的生长。
  • 一种低位密度碳化硅生长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改善SiC Mos界面特性的方法-CN202310065487.0有效
  • 林政勋;郭轲科 - 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邑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2-06 - 2023-04-25 - H01L21/3065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SiC Mos界面特性的方法,涉及碳化制备领域。该改善SiC Mos界面特性的方法包括碳化表面清洗;在碳化表面制备阻挡层;利用等离子体对碳化表面进行处理,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离子被阻挡层隔离,等离子体中的中性活性自由基穿过阻挡层到达碳化的表面进行修补;去除碳化表面的阻挡层;对碳化表面进行氧化形成SiC/SiO2。在对碳化表面的缺陷进行修复处理之前先在碳化的表面制备阻挡层,使得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离子被阻挡层隔离,等离子体中的中性活性自由基穿过阻挡层到达碳化的表面进行修补,降低了到达碳化表面的带电离子的数量,缓解带电离子对碳化表面造成损伤的问题。
  • 一种改善sicmos界面特性方法
  • [实用新型]基于碳化热交换管的速热加热装置-CN201620987666.5有效
  • 俞其峰;徐瑜婷 - 杭州锦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0 - 2017-02-15 - F24H1/1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碳化热交换管的速热加热装置,属于速热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设有多根平行排布的碳化热交换管,其中两根碳化热交换管的端口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根碳化热交换管均包括碳化管和包裹于碳化管表面的热电膜,各相邻碳化热交换管的端部依次连通,使各碳化热交换管之间串行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热交换管作为热传导媒介,并在热交换管外壁覆盖一层电热膜,电热膜通电后提供热量;其采用多根碳化热交换管平行排布,且通过水路连接件将各碳化热交换管间串行连接,使流经的水流不断的经过各碳化热交换管分别累积加热
  • 基于碳化硅热交换加热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低碳铝碳化-CN202121088611.8有效
  • 刘富敏;郝道峰;刘冬洋 - 禹州市鑫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2021-05-20 - 2021-12-24 - C04B35/6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铝碳化砖,涉及碳化砖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碳化砖在摆放时砖与砖之间会产生相对的滑动,从而影响砖与砖的连接结构,导致堆砌的建筑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的问题。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前端面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贯穿低碳铝碳化砖,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内部设置有碳化砖层,所述低碳铝碳化砖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 一种低碳铝碳化硅砖
  • [实用新型]屏蔽泵用方便润滑的轴承结构-CN202322485884.1有效
  • 孙鹏;陈兴彪;李智;徐光俊;胡友涛 - 山东鲁辰泵业有限公司
  • 2023-09-13 - 2023-10-20 - F04D29/046
  • 碳化环同轴安装在轴瓦外,外碳化环安装在轴承座内,内碳化环设置在外碳化环内,内碳化环与外碳化环之间可相对转动;在所述的外碳化环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脂的容纳部,容纳部环绕外碳化环内壁设置,外碳化环内壁还设置有将各容纳部连通的连通部,外碳化环上设置有与容纳部或连通部连通的加注孔,轴承座上设置有与加注孔连通的止回组件。本屏蔽泵用方便润滑的轴承结构使外碳化环与内碳化环之间能够存储更多的润滑油脂,进而降低了轴承的润滑频率,连通部将各容纳部连通,方便向各容纳部内补充润滑油脂,从而降低了泵体拆卸的频率。
  • 屏蔽方便润滑轴承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