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4185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CeO2-CN201911130863.X有效
  • 魏立国;吴钦航;白云起;董永利;宋微娜;孔小红;王劲草;白青子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2019-11-18 - 2021-09-28 - H01G9/20
  • 一种CeO2修饰掺杂石墨烯DSSC对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存掺杂石墨烯类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相对较弱、导电性和催化性能难平衡的问题。、搅拌蒸发,得到CeO2修饰掺杂石墨烯复合浆料C;然后进行印制,得到CeO2修饰掺杂石墨烯复合对电极膜D;再烘干、焙烧,最后冷却,得到CeO2修饰掺杂石墨烯DSSC对电极。本发明可获得一种CeO2修饰掺杂石墨烯DSSC对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ceobasesub
  • [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磁性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910574924.5有效
  • 张文娟;张波波;王有良;杜雪岩 - 兰州理工大学
  • 2019-06-28 - 2022-05-06 - B01J20/20
  • 本发明属于介孔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杂磁性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三聚氰胺、甲醛、二氧化硅胶体和水混合,进行缩聚,得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二氧化硅复合物;将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二氧化硅复合物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物;将所述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物进行刻蚀,得到掺杂介孔碳材料;将所述掺杂介孔碳材料与铁源混合,进行原位生成,得到掺杂磁性介孔碳。根据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掺杂磁性介孔碳对Ag+的吸附量可达230mg/g;本发明不使用介孔二氧化硅,制备方法相对简单和成本低。
  • 一种掺杂磁性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掺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方法-CN202010453463.9在审
  • 岳峻逸;孙连峰;任红轩;池建义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
  • 2020-05-25 - 2021-11-30 - H01L21/04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晶体管技术领域,公开了掺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掺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先将待处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浸入含溶液中,通过激光辐照含溶液中的待处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暴露沟道,以得到掺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将通过使用激光辐照含溶液中的待处理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暴露沟道的方式来制造掺杂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性能表现较好,解决了难以较好地进行掺杂操作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高温加热,可以避免高温热处理对石墨烯FET中的金属电极产生破坏;并且,激光辐照处才会发生掺杂操作,可以精确地控制掺杂位置。
  • 掺杂石墨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110987057.5有效
  • 郑淞生;王旖婷;凡正清;王兆林;陈思;张叶涵 - 厦门大学
  • 2021-08-26 - 2023-03-03 - H01M4/3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上的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掺杂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亚微米级硅和包覆在所述亚微米级硅表面的掺杂碳聚合物层;所述掺杂碳聚合物层中分散有铜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掺杂硅碳复合材料中的存在,能够置换碳材料晶格中的碳原子并在结构中引入空洞或缺陷,硫的存在能够提高毗邻碳原子的正电荷密度,且由于存在法拉第反应,使得掺杂硅碳复合材料中产生更多锂存储位点,提高掺杂硅碳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导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与集流体间的导电性,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一种掺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