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3483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多个接触塞的制造方法-CN202011272946.5在审
  • 王朝勳;杨復凱;王美匀;赵高毅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6-14 - 2021-01-29 - H01L21/768
  • 一种多个接触塞的制造方法。多个接触塞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晶体管,其包含形成源极/漏极区于虚拟栅极堆叠的一侧,形成第一介电覆盖源极/漏极区,以及以取代栅极堆叠取代虚拟栅极堆叠。方法包括形成第二介电于第一介电以及取代栅极堆叠上方,以及形成电性耦合至源极/漏极区的下源极/漏极接触塞。第三介电形成于第二介电上方。栅极接触塞形成于第二介电和第三介电中。上源极/漏极接触塞被形成以重叠并接触下源极/漏极接触塞。上源极/漏极接触塞和栅极接触塞是由不同材料所形成。
  • 接触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CN201710712959.1有效
  • 陈景;苏大荣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7-08-18 - 2020-12-15 - H01L21/7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结构,在半导体结构表面形成介质叠,包括若干堆叠的介质;在所述介质叠中形成多层金属和多层,相邻两金属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至少其中的一在所述介质中制作伪,且所述伪塞层位于相邻两所述金属之间,通过所述伪分散来自于封装芯片时的键合力,防止芯片损伤。本发明通过在介质中设置伪,利用伪的蜂窝消力作用,使介质的受力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从而使封装时的键合力到达易损时大大减小,同时增大了易损对力的承受能力,有效防止芯片介质断裂以及与该介质相邻的上层金属连线损伤
  •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接触塞的方法-CN200510136239.2无效
  • 朴信胜 - 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05-12-23 - 2006-12-06 - H01L21/768
  • 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接触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源极/漏极结单元设在一表面;在包括源极/漏极结单元的半导体衬底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具有顶面且包括接触孔的绝缘膜;在接触孔中形成具有一顶面的接触塞;利用蚀刻工艺选择性地蚀刻绝缘膜,使得接触塞的顶面成为高于绝缘膜的顶面;以及在包括接触塞的绝缘膜上形成金属。其中,在绝缘膜中形成接触塞之后,选择性地蚀刻绝缘膜,使得接触塞的顶面高于绝缘膜的顶面。这样就有可能防止在随后于绝缘膜中形成金属时产生空隙。
  • 半导体器件形成接触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多个接触塞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710447702.8有效
  • 王朝勳;杨復凱;王美匀;赵高毅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6-14 - 2020-12-08 - H01L21/768
  • 一种具有多个接触塞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多个接触塞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晶体管,其包含形成源极/漏极区于虚拟栅极堆叠的一侧,形成第一介电覆盖源极/漏极区,以及以取代栅极堆叠取代虚拟栅极堆叠。方法包括形成第二介电于第一介电以及取代栅极堆叠上方,以及形成电性耦合至源极/漏极区的下源极/漏极接触塞。第三介电形成于第二介电上方。栅极接触塞形成于第二介电和第三介电中。上源极/漏极接触塞被形成以重叠并接触下源极/漏极接触塞。上源极/漏极接触塞和栅极接触塞是由不同材料所形成。
  • 具有接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与应用其的半导体装置封装体-CN201410069477.5在审
  • 林立凡;杨竣杰;廖文甲;薛清全;陈世鹏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2-27 - 2015-09-02 - H01L29/772
  • 一种半导体装置包含有源、源极、漏极、栅极、介电、源极中间层、至少一源极塞、漏极中间层、至少一漏极塞、栅极中间层与至少一栅极塞。有源的材质为三五族半导体。源极与漏极皆位于有源上。栅极位于有源上,并介于源极与漏极之间。介电覆盖源极、漏极与栅极。源极中间层、漏极中间层与栅极中间层皆位于介电上。源极塞电性连接源极与源极中间层。漏极塞电性连接漏极与漏极中间层。栅极塞电性连接栅极与栅极中间层。一种应用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装置封装体亦在此公开。
  • 半导体装置应用封装
  • [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CN201410341355.7有效
  • 杨梅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7-17 - 2018-09-28 - H01L23/54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结构,包括衬底层及若干分立的第一金属,所述第一金属与所述衬底层之间通过若干第一接触塞电连接;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一连续分布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通过若干第二接触塞与所述第一金属电连接本发明将第一金属通过第二接触塞连接到一个大的第二金属上,达到接地的效果,增强金属断线连接后,第一接触塞表面的电势差;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压对比原理,可以从晶圆背面观察第一接触塞的明暗程度来反映第一接触塞是否与第一金属接触好
  • 一种测试结构方法
  • [发明专利]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CN200610136554.X无效
  • 前川厚志 - 尔必达存储器株式会社
  • 2006-10-25 - 2007-05-09 - H01L21/768
  •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通过以下形成防止接触塞和位线之间短路的高可靠性接触塞的方法:应用关于氮化硅膜具有100以上蚀刻速率比的材料作为形成自动对准接触塞的膜。在形成位线之后,所述位线的顶面和侧面被氮化硅膜覆盖,形成由无定形碳膜组成的牺牲膜,以便覆盖位线的整个表面,并且通过按顺序蚀刻牺牲膜和下层的绝缘膜形成接触孔,由此形成电容接触塞。然后,通过去除牺牲膜形成电容接触塞的柱,在柱上形成第三绝缘膜,并且从其表面去除部分的第三绝缘膜,由此暴露电容接触塞的表面。
  • 制造半导体器件方法
  • [发明专利]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0810205385.X有效
  • 王津洲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08-12-31 - 2010-07-07 - H01L27/04
  • 其中电容器,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半导体衬底基底相对面上的总线和接地线;贯穿半导体衬底与总线连接的第一导电塞;贯穿半导体衬底与接地线连接的第二导电塞;位于半导体衬底基底面上的第一介质;贯穿第一介质且与第一导电塞导通的第一电极;贯穿第一介质且与第二导电塞导通的接地垫层;位于第一介质、第一电极及接地垫层上的第二介质;贯穿第二介质且与接地垫层连接的第三导电塞;位于第二介质中与第三导电塞连通的第二电极
  • 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