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7183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半导体器件-CN201620142977.1有效
  • 顾悦吉;王珏;杨彦涛;陈琛 - 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16-02-25 - 2016-08-24 - H01L21/331
  • 公开了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表面形成阱区,半导体衬底和阱区分别为彼此相反的第一掺杂类型和第二掺杂类型;在阱区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栅介质层上形成栅导体层;在阱区中形成第二掺杂类型的基区;在基区中形成第一掺杂类型的发射区;在发射区上形成发射电极;进行预处理,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表面附近的区域形成预处理区;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一掺杂类型的集电区;在集电区上形成集电电极;以及进行第一热处理该方法通过引入缺陷层以降低半导体器件制造后期的热处理温度和获得高杂质激活。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2211059125.2在审
  • 李治福;刘广辉;艾飞;罗成志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8-30 - 2022-11-29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通过使第一有源层位于衬底上,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有源层,且第一绝缘层上设有第一过孔,第二有源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三有源层位于第一过孔内,且第三有源层连接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从而使得半导体器件的沟道长度可根据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而确定,半导体器件的沟道宽度可根据第一过孔的周长而确定,有利于实现极小沟道长度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从而也有利于提高半导体器件的迁移率。此外,由于第三有源层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并连接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因而相较于第一有源层、第二有源层和第三有源层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设计方式,本发明可降低半导体器件的占用面积,且可避免曝光精度和蚀刻精度的限制
  • 半导体器件
  • [实用新型]半导体器件-CN202222758930.6有效
  • 龚罗炜;周尧尧;姜剑光;刘峰松;吴贤勇 - 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2-10-19 - 2023-03-31 - H01L23/48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孔(5)、第一金属层(6)和第二金属层(7);第一连接孔(4)的上端与第一金属层(6)的下端连接,第一金属层(6)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孔(4)与第二连接孔(5)在第一金属层(6)上的投影不重合,削减半导体器件中的应力,避免半导体器件的膜层中间出现裂纹,导致的半导体器件无法导通的问题,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器件
  • [实用新型]半导体器件-CN202020169605.4有效
  • 雒曲;徐政业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2-14 - 2020-10-27 - H01L27/1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基板、埋入式字线结构和鳍型结构。其中半导体基板具有浅沟槽隔离结构和平行设置的多个有源区;埋入式字线结构位于所述半导体基板内,沿第一方向延伸,跨过多个所述浅沟槽隔离结构和所述有源区;鳍型结构位于所述有源区与所述埋入式字线结构相交的区域中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2210195379.0在审
  • 山本芳树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2016-10-26 - 2022-06-03 - H01L27/11
  • 本公开涉及功耗降低的半导体器件。该器件包括:n型阱区域,位于半导体主体的主面之上;元件隔离区域,位于主表面之上;第一和第二有源区域,位于n型阱区域中并且被元件隔离区域环绕;绝缘膜,位于第一有源区域中的主表面之上;半导体层,位于绝缘膜之上;栅电极层,通过栅极绝缘膜位于半导体层之上;p型源极和漏极区域,在栅电极层的两个端部处形成在半导体层中;伪栅电极层,通过栅极绝缘膜位于半导体层之上;n型半导体区域,位于第二有源区域中的n型阱区域表面之上;以及电源布线,与n型半导体区域耦合。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0810130350.4有效
  • 野野村到;长田健一;佐圆真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2008-07-11 - 2009-01-21 - H01L25/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提供如下这样的技术:在半导体器件中,能够层叠相同设计的多个芯片、废除垫片和中继基板而提高三维耦合的信息传送能力。在封装基板上层叠有第一半导体集成电路(SoC301)、第二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A302)和第三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B303),该第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第一三维耦合电路(三维耦合发送端子组和三维耦合接收端子组),该第二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三维耦合电路和贯通电极(电源贯通孔和接地贯通孔),该第三半导体集成电路具有三维耦合电路和贯通电极。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1610947452.X有效
  • 山本芳树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2016-10-26 - 2022-07-01 - H01L27/11
  • 本公开涉及功耗降低的半导体器件。该器件包括:n型阱区域,位于半导体主体的主面之上;元件隔离区域,位于主表面之上;第一和第二有源区域,位于n型阱区域中并且被元件隔离区域环绕;绝缘膜,位于第一有源区域中的主表面之上;半导体层,位于绝缘膜之上;栅电极层,通过栅极绝缘膜位于半导体层之上;p型源极和漏极区域,在栅电极层的两个端部处形成在半导体层中;伪栅电极层,通过栅极绝缘膜位于半导体层之上;n型半导体区域,位于第二有源区域中的n型阱区域表面之上;以及电源布线,与n型半导体区域耦合。
  • 半导体器件
  • [实用新型]半导体器件-CN202121812563.2有效
  • 李宝玉;詹益旺;陈凡;陈云;郭鹏 - 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21-08-04 - 2022-04-05 - H01L29/78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依次叠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方的第一绝缘层、半导体层、阻挡层和金属层;其中,所述半导体层的下表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半导体层的上表面的尺寸,所述金属层完全覆盖所述半导体层。本申请中至少通过金属层来覆盖(遮挡住)坡度角不受控制的半导体层,使得栅结构的边缘尺寸主要由坡度角易受控制且刻蚀坡度角较大的金属层决定,即使半导体层的坡度角不受控制,也不会影响后续在两侧形成的掺杂区的形貌和位置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1310536204.2有效
  • 宮川毅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3-11-04 - 2017-06-27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外部电极与半导体芯片之间产生的连接电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半导体芯片,具有电极;连接器,具有芯片连接面、中间连接部和外部电极端子连接面,把上述电极与上述芯片连接面电连接;以及第1连接部件,比上述芯片连接面的面积大,设置在上述芯片连接面与上述电极之间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1210536785.5有效
  • 禹卓均 -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 2012-12-12 - 2017-10-24 - H01L23/4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允许检测晶片水平上的硅穿孔(TSV)的连接状态。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线,其形成在TSV上方;第二线,其形成在第一线上方;以及第一电力线和第二电力线,其形成在与第二线相同的层上。因此,该半导体器件不仅可以检测封装完成之后的芯片对芯片连接状态,而且可以检测晶片水平上的TSV与芯片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减少因封装缺陷芯片所要耗费的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1310059621.2有效
  • 松本弘毅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2013-02-17 - 2013-10-23 - H01L29/78
  •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成防止电场集中于槽部附近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层、源极区域、漏极区域、源极偏移区域、漏极偏移区域、槽部、栅极绝缘膜、栅极电极和嵌入区域。在平面图中在从源极偏移区域到漏极偏移区域的方向上,在平面图中在半导体层中的源极偏移区域与漏极偏移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提供槽部。栅极绝缘膜覆盖槽部的侧部和底部。
  • 半导体器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