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4563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Janus结构人工模型的尿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CN201911383849.0有效
  • 王磊;陈海旭;刘小曼;黄鑫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9-12-28 - 2022-09-30 - C12Q1/58
  • 一种具有Janus结构人工模型的尿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检测领域。所述方法为:将脲酶水溶液加入到三丁酸甘油酯与油酸的混合溶液中,震荡静置制得基于脲酶的人工模型;配置磷脂溶液,加入到20~40μL三乙酸甘油酯中,震荡静置30min,制得基于磷脂的人工模型;将两种已经沉降的人工模型震荡,得到混合均匀的两种微乳液,静置除去上清液,即得到具有尿素传感功能的Janus结构人工模型。本发明利用Janus结构人工模型的尿素传感器检测尿素浓度,选择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和运输、不需要特殊仪器,检测时间小于1min,数据重现性好,一次制备(1mL人工模型)可供1000次测量,线性检测范围为
  • 一种具有janus结构人工细胞模型尿素传感器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酶及其制备方法-CN200710049076.3无效
  • 李帮经;张晟;王瑞;丁立生;彭树林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2007-05-11 - 2008-11-12 - A61K47/34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人工酶是用分子量为10,000至5,000,000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或/和无机离子作为细胞膜,膜内包裹酶或蛋白质药物;本发明人工酶的制备方法是:将酶和带有正电荷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水或缓冲溶液中,记为溶液A;将带有负电荷的另一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解于水或缓冲溶液中,记为溶液B;将溶液A滴入溶液B中,生成混浊溶液,离心分离得到含酶的人工和清液。该人工完全在水体系中制备,摒弃有机溶剂,在制备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酶的活性,并延长酶在体内的存活时间。
  • 一种人工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包含与具有可控移动性探针连接的支持的脂质双层的人工膜及其应用-CN201580012193.5有效
  • 南佐旻;李荣光;金鲜基 - 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生物纳米健康守卫研究中心
  • 2015-01-06 - 2018-12-21 - G01N33/50
  • 本文公开了包含含有基底和结合在基底上的移动性降低的金属颗粒的支持的脂质双层(SLB)的人工膜;包括该人工膜并检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装置或试剂盒,其中一个分子与结合于人工膜的移动性降低的金属颗粒的表面结合,而其它分子与以低化合价结合于脂质的移动性降低的金属颗粒的表面结合;使用该分析装置检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用于通过等离激元散射测量来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包含该人工膜的靶标材料的试剂盒;以及能够使用具有不同等离激元散射长度和根据包含含有与人工膜附接的金属颗粒的支持的脂质双层的人工膜,在脂质上的金属颗粒的流动性可以通过调节结合于所述金属颗粒的配体的数量而得以控制。因此,将在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两种类型的金属颗粒上的用于分析其间相互作用的靶标分子引入到所述人工膜上,由此通过等离激元散射来监控所述金属颗粒的移动,从而分析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使用本发明的人工膜、等离激元散射波长和具有不同流动性的多个颗粒的同时检测和量化多个靶标材料的多元分析。
  • 包含其中具有可控移动性金属颗粒探针偶合支持双层人工细胞膜使用分析分子
  • [发明专利]人工间质-CN201811235590.0在审
  • 马雪松;顾苏兰 - 上海蓝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18-10-22 - 2020-05-01 - A61K35/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间质,属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是用人工模拟或制造出与健康生物体“细胞间质”功能及物理指标相同或相似的“人工间质”,或用技术手段收集健康生物的新鲜遗体中功能正常的“天然细胞间质”。只要不是采用活体的“细胞间质”,均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本发明避免屠杀活体生物,保护生命,为现代生物学提供了环保、廉价和充分供应的“细胞间质”来源。
  • 人工细胞间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