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PM模块的先进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9515.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鲍婕;许媛;徐鳌;刘岩;杨蕊;韩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367;H01L23/488;H01L23/498;H01L21/48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IPM模块的先进封装结构,其包括IGBT芯片、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铜填充硅通孔驱动芯片、覆铜陶瓷基板、缓冲层、焊料层、焊球、塑封外壳、封装树脂、导热硅脂以及散热器。其中采用铜填充硅通孔驱动芯片,以三维堆叠的先进封装形式,替换掉芯片之间以及芯片到基板的键合引线,从而提升模块可靠性;同时采用上下双基板的散热结构,提高大功率IPM模块的散热能力,降低芯片工作时的最高温度,从而提升模块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芯片 提升模块 先进封装 芯片 硅通孔 铜填充 散热器 快速恢复二极管芯片 覆铜陶瓷基板 本实用新型 导热硅脂 封装树脂 键合引线 三维堆叠 散热结构 散热能力 使用寿命 塑封外壳 焊料层 缓冲层 双基板 焊球 基板 替换 | ||
【主权项】:
1.一种IPM模块的先进封装结构,包括两套倒装在一起的基板结构以及铜填充硅通孔驱动芯片(29),其特征在于,下部的基板结构包括:第一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6)、第一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17)、第一覆铜陶瓷基板下铜层(18),上部倒装的基板结构包括:第二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9)、第二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21)、第二覆铜陶瓷基板下铜层(22);/n所述铜填充硅通孔驱动芯片(29)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焊球组(31)连接到第一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6)上表面;铜填充硅通孔驱动芯片(29)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焊球组(30)连接到第二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9)上表面;/n所述第一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6)下表面连接第一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17),第一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17)下表面与第一覆铜陶瓷基板下铜层(18)上表面相连接;/n所述第二覆铜陶瓷基板上铜层(19)下表面连接第二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21),第二覆铜陶瓷基板陶瓷层(21)下表面与第二覆铜陶瓷基板下铜层(22)上表面相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3195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模块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开关的二极管固定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