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感应晶闸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7435.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捷;万立宏;王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丽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45 | 分类号: | H01L29/745;H01L29/749;H01L21/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感应晶闸管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静电感应晶闸管的结构,其正面中间为栅极、两侧为阴极,背面为阳极,在其制作过程中,由于裸露在外的P+杂质区域较小,因此杂质自扩散的问题大幅减轻,电阻率的控制更为精准;形成的栅极引出区的纵向结深较深,不需要担心深度不够或者栅极引出区被刻透的问题,刻蚀深度控制难度较低,不容易因此导致器件失效;而且形成的N‑沟道的宽度也较宽,且垂直距离更长,其中的杂质分布也更为均匀,这样的结构将具有更佳的沟道控制能力,更大的电流能力;制作方法难度较低,工艺控制较简单,制作得到的静电感应晶闸管的良品率较高且性能更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感应 晶闸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静电感应晶闸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N-衬底表面刻蚀形成垂直于表面的栅槽,各个所述栅槽的宽度相同,位于所述N-衬底中间位置的各个栅槽之间间隔第一距离,位于所述N-衬底两侧的其余栅槽之间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栅槽的宽度,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栅槽的宽度;/n在所述栅槽中制作P+外延层;/n在所述N-衬底上制作N型外延层,所述N型外延层的浓度高于所述N-衬底;在所述N型外延层上继续生长N-外延层;/n在所述N-衬底背面制作背面P+注入区;/n进行推进使P+杂质发生扩散,各个所述栅槽中的P+外延层分别扩散形成栅区,且位于所述N-衬底中间位置的间隔第一距离的若干个栅槽中的P+外延层扩散并完全融合形成栅极引出区;/n在所述N-外延层上制作N+注入区;/n对所述栅极引出区表面的N+注入区和N-外延层进行刻蚀露出所述栅极引出区;/n在所述N+注入区上制作介质层,并在所述栅极引出区表面以及所述栅极引出区两侧的N+注入区表面刻蚀形成接触孔;/n制作正面金属层并刻蚀形成填满各个接触孔且互相间隔的正面电极,所述栅极引出区通过所述正面电极引出栅极,所述N+注入区通过所述正面电极引出位于所述栅极两侧的阴极源极;/n制作背面电极,所述背面P+注入区通过所述背面电极引出阳极漏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丽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丽隽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10743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T型纳米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电材料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