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供油油路隔热罩增材制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31693.X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赵淼;郑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24 | 分类号: | F02C7/24;F02C7/224;F02C7/18;F02C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供油油路隔热罩增材制造结构,将原有的隔热罩进行结构改进,内外空腔通过点阵轻量化结构完成支撑设计,并实现隔热罩与供油油路一体化设计及制造,设计内部气流通道完成点阵结构支撑的强化换热。相比传统的隔热罩设计,能够将隔热罩和供油管路一体化设计及制造,使得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供油油路结构更紧凑,降低了整体重量,减小热环境通过外部隔热罩向内油路发生的热传递,对于提高燃烧室热端部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罩 供油油路 热端部件 航空发动机 一体化设计 制造 燃烧室 内部气流通道 点阵 点阵结构 供油管路 结构改进 结构完成 强化换热 传统的 轻量化 热传递 热环境 原有的 支撑 减小 空腔 向内 油路 紧凑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供油油路隔热罩增材制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进气口(1),隔热罩(2),点阵支撑结构(3),供油管路(4),出气口(5),喷嘴(6)和气流空腔(7);燃油在供油管路(4)内流动,最终通过喷嘴(6)射入燃烧室并完成燃烧过程;供油管路(4)和隔热罩(2)间通过点阵支撑结构(3)连接,隔热罩(2)位于供油管路(4)的外部,将供油管路(4)和高温燃气隔离,避免了高温燃气对于供油管路(4)的直接辐射换热,而隔热罩(2)经过辐射换热后,有部分热量通过隔热罩(2)、经过点阵支撑结构(3)传递到供油管路(4)处,对于内部的燃油,有一定的加热效应;供油管路(4)和隔热罩(2)之间形成气流空腔(7),来自压气机的低温气体通过进气口(1)进入,并在气流空腔(7)内高速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169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