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376.5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建国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运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装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地点,并且能够扩大降落面积,装置能够改变高度,装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装置可以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对装置的震动,减小无人机的晃动,装置可以实现驻车固定功能,减震限位轮机构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与升降减震机构相连接,升降减震机构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相连接,运输物料夹紧机构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相连接,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相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架装置 夹紧机构 减震机构 运输物料 连接板 台机构 减小 升降 停放 减震 限位轮机构 降落 固定功能 减震效果 降落地点 运输固定 运输装置 移动 驻车 晃动 震动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包括减震限位轮机构(1)、连接板(2)、升降减震机构(3)、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减震限位轮机构(1)上端设有升降升降限位杆机构(1‑1)、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减震轮结构(1‑3),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铰接,减震轮结构(1‑3)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减震轮结构(1‑3)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的下方;所述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上端设置有限位杆连接轴(1‑1‑1)、限位孔(1‑1‑2)、升降杆(1‑1‑3)、紧固螺钉(1‑1‑4)、升降杆固定套筒(1‑1‑5)、摆动横杆(1‑1‑6)、轮子固定螺钉(1‑1‑7)、限位横杆连接轴(1‑1‑8)、轮子连接轴(1‑1‑9),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连接,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铰接,限位孔(1‑1‑2)固定在升降杆(1‑1‑3)上,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与升降杆(1‑1‑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位于升降杆(1‑1‑3)的下方,紧固螺钉(1‑1‑4)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上端,紧固螺钉(1‑1‑4)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摆动横杆(1‑1‑6)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下端,摆动横杆(1‑1‑6)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通过限位横杆连接轴(1‑1‑8)铰接在一起,轮子固定螺钉(1‑1‑7)位于摆动横杆(1‑1‑6)的左右对称两端,轮子固定螺钉(1‑1‑7)与摆动横杆(1‑1‑6)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限位横杆连接轴(1‑1‑8)与轮子(1‑3‑4)相铰接;所述减震轮结构(1‑3)的上端设置有上减震杆(1‑3‑1)、减震杆密封套(1‑3‑2)、下减震杆(1‑3‑3)、轮子(1‑3‑4)、螺纹孔(1‑3‑5),上减震杆(1‑3‑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固定连接,且上减震杆(1‑3‑1)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下方,上减震杆(1‑3‑1)与减震杆密封套(1‑3‑2)配合,减震杆密封套(1‑3‑2)与下减震杆(1‑3‑3)配合,且上减震杆(1‑3‑1)位于下减震杆(1‑3‑3)上方,下减震杆(1‑3‑3)与轮子(1‑3‑4)相铰接,且下减震杆(1‑3‑3)位于轮子(1‑3‑4)上方,轮子(1‑3‑4)与轮子(1‑3‑4)轮子(1‑3‑4)相铰接,螺纹孔(1‑3‑5)开在轮子(1‑3‑4)上;所述升降减震机构(3)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3‑1)、液压装置连接块(3‑2)、弹簧减震装置(3‑3),液压升降装置(3‑1)与液压装置连接块(3‑2)相铰接,且液压升降装置(3‑1)位于液压装置连接块(3‑2)上方;所述液压升降装置(3‑1)的上端设置有压杆(3‑1‑1)、固定绞架(3‑1‑2)、连杆(3‑1‑3)、压力块(3‑1‑4)、小液压缸缸体(3‑1‑5)、单向阀(3‑1‑6)、油箱(3‑1‑7)、底座(3‑1‑8)、油管(3‑1‑9)、截止阀(3‑1‑10)、大液压缸缸体(3‑1‑11)、顶力块(3‑1‑12),压杆(3‑1‑1)与固定绞架(3‑1‑2)铰接,且压杆(3‑1‑1)位于固定绞架(3‑1‑2)右方,连杆(3‑1‑3)与压杆(3‑1‑1)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杆(3‑1‑1)下方,连杆(3‑1‑3)与压力块(3‑1‑4)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力块(3‑1‑4)上方,连接点位于压力块(3‑1‑4)中间位置,压力块(3‑1‑4)与小液压缸缸体(3‑1‑5)接触,且压力块(3‑1‑4)位于小液压缸缸体(3‑1‑5)内部,小液压缸缸体(3‑1‑5)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小液压缸缸体(3‑1‑5)位于油箱(3‑1‑7)上方,油箱(3‑1‑7)与底座(3‑1‑8)固定连接,且油箱(3‑1‑7)位于底座(3‑1‑8)上方,单向阀(3‑1‑6)与油管(3‑1‑9)连接,且单向阀(3‑1‑6)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截止阀(3‑1‑10)连接,且截止阀(3‑1‑10)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小液压缸缸体(3‑1‑5)连接,油管(3‑1‑9)另一端与大液压缸缸体(3‑1‑11)连接,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大液压缸缸体(3‑1‑11)位于油箱(3‑1‑7)上方,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顶力块(3‑1‑12)接触,且顶力块(3‑1‑12)位于大液压缸缸体(3‑1‑11)内部;所述单向阀(3‑1‑6)的上端设置有阀体(3‑1‑6‑1)、滚珠(3‑1‑6‑2)、弹簧一(3‑1‑6‑3),阀体(3‑1‑6‑1)与滚珠(3‑1‑6‑2)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阀体(3‑1‑6‑1)内部,接触面为阀体(3‑1‑6‑1)上面,滚珠(3‑1‑6‑2)与弹簧一(3‑1‑6‑3)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弹簧一(3‑1‑6‑3)上方,弹簧一(3‑1‑6‑3)与阀体(3‑1‑6‑1)固定连接,且弹簧一(3‑1‑6‑3)位于阀体(3‑1‑6‑1)内部,连接面为阀体(3‑1‑6‑1)底面;所述弹簧减震装置(3‑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二(3‑3‑1)、弹簧固定小套筒(3‑3‑2)、弹簧固定大套筒(3‑3‑3),弹簧二(3‑3‑1)与弹簧固定小套筒(3‑3‑2)相接触,弹簧二(3‑3‑1)与弹簧固定大套筒(3‑3‑3)相接触,弹簧固定小套筒(3‑3‑2)与弹簧固定大套筒(3‑3‑3)相接触;所述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的上端设置有卡爪控制装置(4‑1)、起吊物卡爪(4‑2)、箱体(4‑3),卡爪控制装置(4‑1)与起吊物卡爪(4‑2)相连接,卡爪控制装置(4‑1)与箱体(4‑3)相连接;所述卡爪控制装置(4‑1)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杆(4‑1‑1)、控制杆固定板(4‑1‑2)、双向螺纹螺杆(4‑1‑3)、壳体(4‑1‑4)、螺纹滑块(4‑1‑5)、固定螺钉(4‑1‑6),控制杆(4‑1‑1)与控制杆固定板(4‑1‑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4‑1‑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4‑1‑2)左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4‑1‑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4‑1‑2)与双向螺纹螺杆(4‑1‑3)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4‑1‑2)位于双向螺纹螺杆(4‑1‑3)左方,控制杆固定板(4‑1‑2)与双向螺纹螺杆(4‑1‑3)同心,双向螺纹螺杆(4‑1‑3)与壳体(4‑1‑4)接触,且双向螺纹螺杆(4‑1‑3)位于壳体(4‑1‑4)内部,控制杆固定板(4‑1‑2)与壳体(4‑1‑4)接触,且控制杆固定板(4‑1‑2)位于壳体(4‑1‑4)左方,壳体(4‑1‑4)与螺纹滑块(4‑1‑5)接触,且螺纹滑块(4‑1‑5)位于壳体(4‑1‑4)内部,螺纹滑块(4‑1‑5)与双向螺纹螺杆(4‑1‑3)螺纹配合,且螺纹滑块(4‑1‑5)位于双向螺纹螺杆(4‑1‑3)左方,固定螺钉(4‑1‑6)与控制杆固定板(4‑1‑2)螺纹连接,固定螺钉(4‑1‑6)与壳体(4‑1‑4)螺纹连接;所述起吊物卡爪(4‑2)的上端设置有卡爪(4‑2‑1)、卡爪固定螺钉(4‑2‑2)、卡爪固定套(4‑2‑3),卡爪(4‑2‑1)与卡爪固定螺钉(4‑2‑2)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爪固定螺钉(4‑2‑2)与卡爪固定套(4‑2‑3)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爪(4‑2‑1)与卡爪固定套(4‑2‑3)相接触;所述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的上端设置有齿轮固定轴(5‑1)、齿轮摇动杆(5‑2)、齿轮(5‑3)、齿条(5‑4)、延伸板连接杆(5‑5)、停放台延伸板(5‑6)、停放台(5‑7),齿轮固定轴(5‑1)与齿轮(5‑3)相铰接,齿轮摇动杆(5‑2)与齿轮(5‑3)固定连接,齿轮(5‑3)与齿条(5‑4)相啮合,齿条(5‑4)与延伸板连接杆(5‑5)相连接,延伸板连接杆(5‑5)与停放台延伸板(5‑6)相连接;所述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底座(6‑1)、弹簧锁机构(6‑2),固定架底座(6‑1)与弹簧锁机构(6‑2)相连,固定架底座(6‑1)与弹簧锁机构(6‑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架底座(6‑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滑块(6‑1‑1)、固定架底座(6‑1‑2)、两侧固定架(6‑1‑3)、弹簧杆通过孔(6‑1‑4)、固定架底座固定扣(6‑1‑5),固定架底座(6‑1‑2)位于固定架滑块(6‑1‑1)的上方,固定架底座(6‑1‑2)与固定架滑块(6‑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两侧固定架(6‑1‑3)位于固定架底座(6‑1‑2)的上方,两侧固定架(6‑1‑3)与固定架底座(6‑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杆通过孔(6‑1‑4)开在两侧固定架(6‑1‑3)的中间位置,固定架底座固定扣(6‑1‑5)与固定架滑块(6‑1‑1)相连,固定架底座固定扣(6‑1‑5)与固定架滑块(6‑1‑1)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所述弹簧锁机构(6‑2)的上端设置有弹簧锁拉座(6‑2‑1)、压缩弹簧(6‑2‑2)、弹簧锁外壳(6‑2‑3)、弹簧座(6‑2‑4)、锁杆(6‑2‑5),弹簧锁拉座(6‑2‑1)位于锁杆(6‑2‑5)的左端,弹簧锁拉座(6‑2‑1)与锁杆(6‑2‑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锁外壳(6‑2‑3)位于弹簧锁拉座(6‑2‑1)的右侧,压缩弹簧(6‑2‑2)设置在弹簧锁外壳(6‑2‑3)的内部,弹簧座(6‑2‑4)位于压缩弹簧(6‑2‑2)的右侧,弹簧座(6‑2‑4)与压缩弹簧(6‑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减震限位轮机构(1)与连接板(2)相连接,且减震限位轮机构(1)位于连接板(2)下方,连接板(2)与升降减震机构(3)相连接,且连接板(2)位于升降减震机构(3)下方,升降减震机构(3)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相连接,且升降减震机构(3)位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下方,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相连接,且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位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下方,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相连接,且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位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建国,未经康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543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发动机进行口装置
- 下一篇:能量吸收装置及飞机拦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