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圆堆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8464.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林;刘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22 | 分类号: | H01L23/522;H01L23/52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圆堆叠结构及方法。在该多晶圆堆叠结构中,第一互连层通过第一开孔与第二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第二互连层通过第二开孔与第一互连层电连接,第三互连层通过第三开孔与第三金属层电连接,且第二互连层与所述第三互连层相接触,不需晶圆间预留压焊引线空间,省去硅基板,实现多晶圆互连的同时减少多晶圆堆叠厚度从而使多晶圆堆叠封装后的整体器件厚度减小。并且,不再需要引线,省去了硅基板以及硅基板上若干共用焊盘的设计加工。以及,所述第二互连层与所述第三互连层相接触缩短晶圆间互连距离,进而降低寄生电容和功率损耗,提高了传输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堆叠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晶圆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圆,所述第一晶圆包括第一衬底、第一介质层和第一金属层;第二晶圆,所述第二晶圆包括第二衬底、第二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相互键合;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包括第一下开孔和第一上开孔;所述第一下开孔贯穿所述第一衬底、第一介质层和部分厚度的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下开孔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方并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上开孔贯穿所述第一衬底和部分厚度的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上开孔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下开孔与所述第一上开孔连通;第一互连层,所述第一互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一互连层表面;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贯穿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开孔位于所述第一互连层上方并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一互连层;第三晶圆,所述第三晶圆包括第三衬底、第三介质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贯穿部分所述第三介质层,并暴露出部分所述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对应布置;第二互连层,所述第二互连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一互连层电连接;以及,第三互连层,所述第三互连层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第三金属层电连接,所述第二互连层与所述第三互连层相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884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GBT模块钎焊结构
- 下一篇:多晶圆键合结构及键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