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热双金属微锯齿结构的空气流动控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30177.5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8910019B 公开(公告)日: 2020-03-31
发明(设计)人: 张兆;刘志勇;钱丰学;陶洋;陈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4C21/00 分类号: B64C21/00;B64C3/0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王戈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热双金属微锯齿结构的空气流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座、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电热板和控制器,所述电热板内嵌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紧贴所述电热板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板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热板的温度、热流和加热时间,空气在所述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的上方流动。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改变边界层的流动,实现流动的主动控制。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双金属 锯齿 结构 空气 流动 控制系统
【主权项】:
1.一种采用热双金属微锯齿结构的空气流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座、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电热板和控制器,所述电热板内嵌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紧贴所述电热板的上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板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热板的温度、热流和加热时间,空气在所述热双金属微锯齿条的上方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301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无人机机翼附面层涡流控制结构-202211389940.5
  • 薛影;王冬李;饶细波;张超;王建生 - 芜湖创联航空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11-08 - 2023-01-13 - B64C2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翼附面层涡流控制结构,包括上单翼,所述上单翼的前缘下方固设有前置引擎,所述上单翼的底端内侧设有骨架,该骨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辅助翼板,所述辅助翼板的顶面固设有涡流发生器,本装置通过在单翼构型和双翼构型间的切换,提升装配有本装置的无人机低速飞行稳定性和降低高速飞行阻力,双翼构型获得较高的升力同时降低起降距离,降低无人机运输体系架构的硬件成本,提高本装置的环境适应性,方便用户采购并进行无人机运输网络的建设,解决现有无人机在满载起降距离长和大仰角起飞过程中机翼附面层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 一种高超声速流动控制结构-202211333394.3
  • 全鹏程;陆小革;冈敦殿;易仕和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2-10-28 - 2023-01-13 - B64C21/0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流动控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若干小肋单元阵列结构,所述小肋单元阵列结构的特征高度小于0.1δ,δ为边界层厚度,每个小肋单元阵列结构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试验流动方向平行的发散线,每个小肋单元阵列结构的表面在所述发散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对称地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试验流动方向成设定夹角的微沟槽结构,相邻小肋单元阵列结构之间设置有形成与试验流动方向平行的汇聚槽。本实施例的特征高度远远小于边界层厚度,在高超声速流动条件下带来的附加阻力基本可以忽略;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不需要外界能量输入;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延迟或消除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边界层流动的分离。
  • 一种控制飞行器机翼后缘流场气流流向的射流控制机构-202210989803.9
  • 李铮;焦子涵;霍文霞;程响;赤丰华;郭晓明;王晨;高世琦;滕锐;陈林;陈安宏;徐聪;姬瑞雪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2022-08-18 - 2022-12-27 - B64C21/00
  •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飞行器机翼后缘流场气流流向的射流控制机构,属于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前缘引气、壳体、导流片、流量控制片、Coanda后缘、射流方向控制片、射流调节系统和传动系统组件,还包括辅助射流控制系统和辅助射流控制阀;射流控制机构沿飞行器翼型弦线方向设置,前缘引气和壳体同轴设置;射流调节系统设置在前缘引气中靠近壳体的一侧,传动系统组件的活动端连接流量控制片;射流方向控制片与导流片连接,远离前缘引气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出口;辅助射流控制系统、辅助射流控制阀和Coanda后缘对称设置在射流方向控制片的内部空腔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虚拟舵面”控制的问题,将射流控制机构技术应用到了高速飞行器机翼内。
  • 用于流动控制的垂直尾翼单元-201811168601.8
  • T·霍耶尔 -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2018-10-08 - 2022-09-06 - B64C21/00
  • 一种用于流动控制的垂直尾翼单元(7),包括:外蒙皮(13),该外蒙皮具有两个相反的侧向侧(27a,27b),外蒙皮(13)在该前缘(23)的区域中包括多孔区段(31);压力腔室(15),该压力腔室被安排在内部空间(29)中,该压力腔室(15)流体连接至该多孔区段(31);进气口(17),该进气口被提供在该外蒙皮(13)中、并且流体连接至该压力腔室(15);以及排气口(19),该排气口被提供在该外蒙皮(13)中、并且流体连接至该压力腔室(15)。为垂直尾翼单元提供减小的阻力和提高的效率的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使该进气口(17)形成为开口(35),该开口被安排在该外蒙皮(13)的一个侧向侧(27a)中、并且与该外蒙皮(13)齐平。
  • 一种下翼面尖端弧形凸起的缝翼降噪装置-202210400784.1
  • 张伟伟;张巧;高传强;王红建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2-04-17 - 2022-07-22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翼面尖端弧形凸起的缝翼降噪装置,包括前缘缝翼、主翼、后缘襟翼和半圆弧形凸起装置;前缘缝翼、主翼和后缘襟翼构成三段翼构型;半圆弧形凸起装置设置在前缘缝翼上距前缘缝翼1尖端0.5%翼型弦长处,半圆弧形凸起装置的直径为0.3%翼型弦长,沿展向分布。本发明装置前缘的弧形凸起会使气流提前分离,在弧形凸起后形成一小面积的背压区,减弱了剪切层上的涡‑涡干扰与兼并现象,可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
  • 气流控制系统以及飞机-202080072284.9
  • 森崎雄贵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20-02-12 - 2022-05-27 - B64C21/00
  • 一种气流控制系统,对在飞机的上表面流动的气流进行控制,所述气流控制系统具备:吹出口,所述吹出口设置在飞机的上表面的前方侧,吹出气流;吸入口,所述吸入口设置在比吹出口靠前方侧的位置,吸入外部空气;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吹出口的后方侧,从前方侧吸气并且向后方侧排气;以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从吸入口至吹出口的流路,对从吸入口吸入的外部空气进行升压并向吹出口压送。
  • 用于流动控制的垂直尾翼单元-201811172803.X
  • T·霍耶尔 -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2018-10-09 - 2022-04-29 - B64C21/00
  • 披露了一种用于流动控制的垂直尾翼单元(7),所述垂直尾翼单元包括:外蒙皮(13),其与周围气流(21)接触,其中,外蒙皮(13)在前缘(23)与后缘(25)之间延伸、并且包围内部空间(29),并且其中,外蒙皮(13)在前缘(23)的区域中包括多孔区段(31);压力腔室(15),其被安排在所述内部空间(29)中,其中,压力腔室(15)流体连接至所述多孔区段(31);进气口(17),其被提供在外蒙皮(13)中,其中,进气口(17)流体连接至压力腔室(15),其中,排气口(19)流体连接至压力腔室(15)。为垂直尾翼单元(7)提供减小的阻力和提高的效率的目的的实现是在于将进气口(17)形成为在前缘(23)处的外蒙皮(13)中的开口(35)。
  • 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202110516537.3
  • 贡天宇;李怡庆 - 南昌航空大学
  • 2021-05-12 - 2022-04-12 - B64C2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密切锥导乘波体;(2)选定三维内收缩基本流场位置,完成基本流场设计;(3)设计具有自适应边界层排移效果的内转进气道进口型线;(4)生成自适应边界层排移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获得内转进气道结构;(5)设计内转进气道乘波前体连接板,完成乘波前体自适应边界层排移内转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本发明在保留乘波前体优点的同时,在乘波前体下表面以对称相连的形式开展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从而有效排移前体边界层,在发挥乘波前体高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推进系统的气动性能,最终为高超声速内外流一体化设计提供新方法。
  • 一种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及无人机-202122249235.2
  • 黄楠铭;陈赋明 - 广东佰沃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16 - 2022-02-25 - B64C2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及无人机,该紧急降速系统包括风阻生成装置,所述风阻生成装置包含有连接座和舵机,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和轴孔,所述第一储存槽和第二储存槽之间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储存槽内设置有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板,所述轴孔内插入有连接轴,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穿过导向孔设置,所述第二储存槽内设置有L型连接件,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L型连接件的背面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该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能通过控制不断的提升无人机整体的风阻,从而实现降速,达到类似于制动的效果。
  • 一种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其工作方法及无人机-202111088930.3
  • 黄楠铭;陈赋明 - 广东佰沃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16 - 2021-10-29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其工作方法及无人机,该紧急降速系统包括风阻生成装置,所述风阻生成装置包含有连接座和舵机,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储存槽、第二储存槽和轴孔,所述第一储存槽和第二储存槽之间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储存槽内设置有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板,所述轴孔内插入有连接轴,上风阻板和下风阻板背面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穿过导向孔设置,所述第二储存槽内设置有L型连接件,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L型连接件的背面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该无人机的紧急降速系统能通过控制不断的提升无人机整体的风阻,从而实现降速,达到类似于制动的效果。
  • 用于飞行器尾部安装的风扇组件的平移风扇叶片-201710903760.7
  • 张持晖 - 通用电气公司
  • 2017-09-29 - 2021-07-13 - B64C21/00
  •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装至飞行器尾部区段的风扇区段。风扇区段限定径向方向、轴向方向以及周向方向。风扇区段包括大体上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轴,和能够绕着纵向轴线与轴一起旋转的多个风扇叶片。各个风扇叶片沿着径向方向限定外端部。多个风扇叶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将相应的外端部从第一径向位置平移至第二径向位置。
  • 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201910766759.3
  • 涂国华;郭启龙;陈坚强;袁先旭;孙东;康虹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19-08-20 - 2021-07-13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的金属材料层和下层的吸声材料层,所述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设置微孔和/或微槽,所述微孔和/或微槽贯穿金属材料层并延伸至吸声材料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表面开孔/槽的流动转捩被动控制装置,表面微孔或微槽的尺寸大于传统的多孔吸声材料,易于加工;利用两层结构提高了对声扰动的吸收效率,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边界层转捩;控制效果鲁棒性高,且能够起到减小摩擦阻力的效果。
  • 一种机身翻板式推力减小装置-201910203913.6
  • 李海旺;楼雨杼;蒋诗意;唐鹏;施锦程;赵永康;陈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3-18 - 2020-11-10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身翻板式推力减小装置,包括第一挡板部、第二挡板部、上侧导流板、下侧导流板;所述上侧导流板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部地形成转动连接地与所述第一挡板部装配,且所述上侧导流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挡板部翻转一定角度;所述下侧导流板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挡板部地形成转动连接地与所述第二挡板部装配,且所述下侧导流板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挡板部翻转一定角度;所述下侧导流板和第二挡板部为飞行器机身部的一部分;本发明将飞行器机身部部分作为第二挡板部和下侧导流板,然后其与动力组件上部安装的第一挡板部和上侧导流板形成配合,组成了结构紧凑的推力减小装置。
  • 一种双后掠布局的乘波体-201610912726.1
  • 刘传振;白鹏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2016-10-19 - 2019-01-25 - B64C21/00
  • 一种双后掠布局的乘波体,所述的乘波体的上表面为自由流面追踪得到的平面,下表面为具有乘波性能的曲面,该曲面通过钝头区域、大后掠角区域和小后掠角区域进行描述;其中,钝头区域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曲面,钝头前缘线在对称轴处的切率为零;大后掠角区域也称内翼部分,平滑连接于钝头区域的两侧,其外型面由前缘线和曲线组成,前缘线为大后掠直线,后掠角范围50°‑80°,且前缘线末端与钝头区域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乘波体半展长的30%,曲线为乘波体设计中的流线追踪线;小后掠角区域也称为外翼部分,平滑连接于大后掠角区域的流线两侧,小后掠角区域的前缘线为一条直线,后掠角30°‑70°。
  • 一种飞行器头部自适应热防护方法-201611029621.8
  • 蔡琛芳;张江;王涛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2016-11-14 - 2018-11-23 - B64C21/00
  • 一种飞行器头部自适应热防护方法,涉及高速气动热防护领域、高速空气动力学领域;飞行器头部自适应热防护方法包括:确定头部温度升高的部位,安装热电偶,并预设飞行器飞行中所需要的激波针喷出气体的流量和压力;及时调整激波针喷出气体的流量和压力,此过程不断循环调节,直到降低表面温度,防止表面热烧蚀,本发明利用在超声速或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壁面能够感受到头部温度升高的部位安装热电偶,根据热电偶测量得的温度,调节阀门的开度,同时通过控制激波针喷出的气体压力,最终能够改变来流在飞行器头部的扰流情况,降低表面温度,防止热烧蚀,从而对飞行器头部起到热防护的作用。
  • 流体中运动物体阻力降低装置-201510795741.8
  • 马东升 - 马东升
  • 2015-11-19 - 2017-05-31 - B64C21/00
  • 本发明设计一种流体(空气或水)中运动物体阻力降低装置,主要由微型增压器,电动机,驱动电源,节流控制器构成。通过在运动物体头部喷射高压流体,改变局部边界层流体的流动方向和速度,进而降低作用在物体头部和躯干前部表面上的运动阻力。此外,通过调节微型增压器出口的开启程度,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本装置可用于各种导弹,飞机,鱼雷,潜艇等,以提高其行驶速度,或增加其航程,或节省燃料。
  • 机翼射流流动控制机构-201510260691.3
  • 魏立辉;董军;刘国政;王铭威;孙晓玲;崔立冬;孙楠;管佳明;徐晶晶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2015-05-16 - 2017-04-05 - B64C2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翼射流流动控制机构,包括气源、调节阀、流量计、供气管路、机身组件、机翼组件、腔体和缝道;腔体包括下内腔体、下立板、下外腔体、隔板、上内腔体、上立板、上外腔体;气源固定于机身组件上,腔体固定于机翼组件上,腔体上端与供气管路末端连接,机翼组件背风面流动分离点附近开有缝道,缝道与腔体相连通;下立板、隔板、上立板位于腔体中间,将腔体分为下内腔体、下外腔体、上内腔体和上外腔体;工作时,高压气体经气源流出,经调节阀和流量计后由供气管路进入飞行器模型内部的下外腔体,经隔板进入上外腔体,经缝道从机翼背风面流出,进入流场进行流动控制。本发明能够明显改善机翼流动分离,增大升力系数、推迟失速迎角。
  • 一种后掠角可控的曲线头部密切锥乘波体-201510557414.9
  • 段焰辉;范召林;吴文华;余雷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15-09-02 - 2017-02-01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掠角可控的曲线头部密切锥乘波体,所述乘波体的整个前缘为一条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前缘的后掠角的角度在设计阶段可控,气捕获曲线由一条直线段和一段圆弧组成,圆弧位于靠近对称面一侧,圆心位于对称面上,圆心高于流动捕获管曲线位于对称面上的端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圆心偏离距离。本发明通过后掠角可控的直线前缘在上表面产生稳定分离涡,提高了上表面的气动性能却未牺牲飞行器的体积效率,这对上表面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 一种减小飞机最小操纵速度的结构-201520691206.3
  • 韩德巍;乔伟;王强;李鹏;杨欢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9-08 - 2016-03-30 - B64C21/00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飞机最小操纵速度的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涡流发生器(2),涡流发生器(2)为三角形或者鲨鱼鳍形,涡流发生器(2)沿垂尾纵向排列,所有安装后的涡流发生器后缘线(1)与方向舵前缘线(3)平行。该结构改善了平尾和方向舵的流场,有效减小了飞机的最小操纵速度,并且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大大缩短了飞机定性后调整最小操纵速度的时间。
  • 双进气道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设计方法-201410257292.7
  • 李怡庆;尤延铖;滕健;潘成剑 - 厦门翔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6-11 - 2015-12-30 - B64C21/00
  • 双进气道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设计方法,涉及临近空间飞行器。先指定空气动力学特征再反推出满足该特征的设计方案。指定某复杂形状的三维激波曲面,获取其横向曲率中心变化规律;由此反推出满足乘波设计所需的一系列基本流场;在每一周向位置的基本流场中进行不同曲率中心,不同径向位置的流线追踪;最终获得能够产生该指定复杂三维激波曲面的乘波装置,即双进气道高超声速乘波体飞行器设计方案。本发明在实现飞行器与进气道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双进气道设计为双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提出了解决办法。
  • 一种后掠角可控的尖顶点密切锥乘波体-201510555706.9
  • 段焰辉;范召林;吴文华;余雷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15-09-02 - 2015-11-18 - B64C2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掠角可控的尖顶点密切锥乘波体,所述乘波体的整个前缘为一条直线段,所述直线段前缘的后掠角的角度在设计阶段可控,气捕获曲线由一条直线段和一段圆弧组成,圆弧位于靠近对称面一侧,圆心为流动捕获管曲线位于对称面上的端点;本发明通过后掠角可控的直线前缘在上表面产生稳定分离涡,提高了上表面的气动性能却未牺牲飞行器的体积效率,这对上表面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