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Cu-ZnO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6645.7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凌晨;卢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B01J37/03;C07C29/154;C07C3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Cu‑ZnO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通过向具有3个以上入口的微反应器的两侧入口通入铜锌混合盐溶液和碱溶液,中间入口通入水层或者不参与反应的盐溶液层的方法来制备铜锌均匀分布的沉淀物,沉淀物经过后续处理过程能得到具有良好合成气制甲醇催化活性的Cu‑ZnO催化剂。上述制备Cu‑ZnO催化剂的工艺,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且制得的催化剂铜比表面积较大,铜锌协同作用较强,在合成气制甲醇反应中,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较好的CH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反应器 制备 cu zno 催化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微反应器制备Cu‑ZnO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种反应物的水溶液进入微反应器后并非一开始即直接接触,而是在开始阶段,两者之间有被不直接参与反应的惰性缓冲溶液隔离,反应后的沉淀物经后续处理过程得到具有良好合成气制甲醇催化活性的Cu‑ZnO催化剂;所述两种反应物的水溶液分别为铜锌混合盐溶液和碱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664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