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射监测机器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3445.1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过惠平;刘延飞;赵括;侯毅杰;吕宁;李琪;王晓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9/02;B62D5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射监测机器人结构,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底部的辐射探测器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履带式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前后两端的工控机和机械臂,机身包括下底盘和两个侧板,下底盘上位于两侧板之间的位置且沿侧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隔板,机械臂的旁侧安装有云台和天线,云台上安装有高清图像探测器和红外图像探测器;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以及两个主动轮和多个带轮,带轮通过减震装置设置在侧板的底部,控制主板上集成有均与工控机连接的定位系统、超声波避障模块和用于与远程控制终端无线通信的无线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的机身结构配备减震装置保证机器人行进平稳,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监测 机器人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辐射监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3)、设置在机身(3)底部的辐射探测器(12)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机身(3)两侧的履带式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3)前后两端的工控机(1)和机械臂,机身(3)包括下底盘(3‑2)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下底盘(3‑2)两侧的侧板(3‑3),下底盘(3‑2)上位于两侧板(3‑3)之间的位置且沿侧板(3‑3)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下底盘(3‑2)和侧板(3‑3)分别构成蓄电池舱(3‑5)、试样舱和用于放置控制主板的主板舱(3‑7),以及两个分别位于下底盘(3‑2)两端的主动电机舱(3‑4),蓄电池舱(3‑5)和下底盘(3‑2)一端的主动电机舱(3‑4)相邻,主板舱(3‑7)和下底盘(3‑2)另一端的主动电机舱(3‑4)相邻,蓄电池舱(3‑5)、主板舱(3‑7)和主动电机舱(3‑4)均通过上底盘(3‑1)封装;辐射探测器(12)通过提升装置(13)设置在下底盘(3‑2)底部,机械臂安装在位于机身(3)前端的上底盘(3‑1)上,机械臂的旁侧安装有云台和天线(15),所述云台上安装有高清图像探测器(4)和红外图像探测器(5);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7)以及用于传动履带(7)运行的两个主动轮(14)和多个带轮(8),两个主动轮(14)分别通过两个主动电机驱动模块设置在侧板(3‑3)顶部两端,两个所述主动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伸入到两个分别位于下底盘(3‑2)两端的主动电机舱(3‑4)内,带轮(8)通过减震装置设置在侧板(3‑3)的底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连接件(9)、供支撑连接件(9)的一端滑动的滑槽(11)和与所述支撑连接件(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套装在滑槽(11)一端的弹簧(10),滑槽(11)设置在侧板(3‑3)上,所述支撑连接件(9)的中部通过转轴(16)固定安装在侧板(3‑3)上,带轮(8)通过带轮转轴连接在所述支撑连接件(9)的另一端,带轮(8)和主动轮(14)均与履带(7)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控制主板上集成有均与工控机(1)连接的定位系统、超声波避障模块和用于与远程控制终端无线通信的无线传输模块,高清图像探测器(4)、红外图像探测器(5)、辐射探测器(12)和所述主动电机驱动模块均与工控机(1)相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034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气压驱动的直线移动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可编程循迹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