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载荷轻量化复合顶棚及其成型装置与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899.2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初发;毛小柯;何耿波;祝诗高;张艳辉;尚龙安;权文琪;张永钦;张勇;魏俊义;庄琦;顾嘉伟;陈伟杰;郭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7/12;B32B17/02;B32B17/12;B32B27/12;B32B27/32;B32B37/00;B32B37/06;B32B38/00;B29C51/18;B29C51/14;B29C51/26;B29C5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载荷轻量化复合顶棚,包括顶棚本体,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布层、粘合层和面料层,所述粘合层包括蜂窝纸板层以及附着在蜂窝纸板层两侧面的发泡树脂及玻纤共混层;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高载荷轻量化复合顶棚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其技术效果是设置了玻纤铺洒机和喷涂枪,在所述蜂窝纸板的两侧面覆盖发泡树脂和玻纤共混层,使得该复合顶棚质量轻,承载强度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量化 复合 顶棚 及其 成型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载荷轻量化复合顶棚的成型装置,所述高载荷轻量化复合顶棚包括顶棚本体(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布层(2)、粘合层(3)和面料层(4),所述粘合层(3)包括蜂窝纸板层(5)以及附着在蜂窝纸板层(5)两侧面的发泡树脂及玻纤共混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面料与蜂窝纸板复合成型装置(7)和基布与蜂窝纸板复合成型装置(8),所述面料与蜂窝纸板复合成型装置(7)包括第一工作平台(9)、第一液压机(10)和设置在第一工作平台(9)一侧的第一料架(11),所述第一工作平台(9)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12),上述第一液压机(1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2)出料端,在所述第一输送带(12)的进料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居中板(13),上述每个第一居中板(13)均对应设置控制第一居中板夹紧的第一气缸(14),在所述第一居中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架(16),在所述第一机架(16)上设有第一玻纤铺洒机(15),且在所述第一机架(16)处设置有一对第一感应器(18),在所述第一玻纤铺洒机(15)的一侧设置第二机架(19),上述第二机架(19)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2)两侧的第一副机架(20)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副机架(20)上的第一主机架(21),在上述第一副机架(20)上设有一对第二感应器(22),且上述第一副机架(20)上设有第一导轨(23)和第一丝杆(24),在上述第一丝杆(24)的一侧连接着驱动第一丝杆(24)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25),在所述第一主机架(21)上设有第二导轨(25)和第二丝杆(34),且在上述第一主机架(2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主机架(21)一体连接的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滑块(35)套接在第一丝杆(24)上,并带动第一主机架(21)在第一导轨(23)上配合导滑;且在上述第一主机架(21)上设有第一夹具(26),在上述第一夹具(26)的底部一体连接着第二滑块(36),所述第二滑块(36)套接在第二丝杆(34)上,并带动第一夹具(26)在第二导轨(25)上配合导滑;在所述第一夹具(26)上连接有第一喷涂枪(27),所述第一喷涂枪(27)通过导管连接着设置在第一副机架(20)一侧的第一料罐(28),且在上述第一夹具(26)的一侧端设有实现第一夹具(26)夹紧作用的第二气缸(29);在所述第一液压机(10)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0),且在上述第一液压机(10)内设有第一热压模具(31),所述第一热压模具(31)包括第一凸模(32)和第一凹模(33),且上述第一凸模(32)设置在第一凹模(33)的上方;所述基布与蜂窝纸板复合成型装置(8)包括第二工作平台(9‑1)和第二液压机(10‑1),所述第二工作平台(9‑1)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2‑1),上述第二液压机(10‑1)设置在第二输送带(12‑1)出料端,在所述第二输送带(12‑1)的进料端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居中板(13‑1),上述每个第二居中板(13‑1)均对应设置有控制第二居中板(13‑1)夹紧的第三气缸(14‑1),在所述第二居中板(1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机架(16‑1),在所述第三机架(16‑1)上设有第二玻纤铺洒机(15‑1),且在所述第三机架(16‑1)处设置有一对第三感应器(18‑1),在所述第二玻纤铺洒机(15‑1)的一侧设置第四机架(19‑1),上述第四机架(19‑1)包括设置在第二输送带(12‑1)两侧的第二副机架(20‑1)和设置在上述第二副机架(20‑1)上的第二主机架(21‑1),在上述第二副机架(20‑1)上设有一对第四感应器(22‑1),且上述第二副机架(20‑1)上设有第三导轨(23‑1)和第三丝杆(24‑1),在上述第三丝杆(24‑1)的一侧连接着驱动第三丝杆(24‑1)转动的第三伺服电机(25‑1),在所述第二主机架(21‑1)上设有第四导轨(25‑1)和第四丝杆(34‑1),且在上述第二主机架(21‑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主机架(21‑1)一体连接的第三滑块(35‑1),所述第三滑块(35‑1)套接在第三丝杆(24‑1)上,并带动第二主机架(21‑1)在第三导轨(23‑1)上配合导滑;且在上述第二主机架(21‑1)上设有第二夹具(26‑1),在上述第二夹具(26‑1)的底部一体连接着第四滑块(36‑1),所述第四滑块(36‑1)套接在第四丝杆(34‑1)上,并带动第二夹具(26‑1)在第四导轨(25‑1)上配合导滑;在所述第二夹具(26‑1)上连接有第二喷涂枪(27‑1),所述第二喷涂枪(27‑1)通过导管连接着设置在第二副机架(20‑1)一侧的第二料罐(28‑1),且在上述第二夹具(26‑1)的一侧端设有实现第二夹具(26‑1)夹紧作用的第四气缸(29‑1);在所述第二液压机(10‑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传感器(30‑1),且在上述第二液压机(10‑1)内设有第二热压模具(31‑1),所述第二热压模具(31‑1)包括第二凸模(32‑1)和第二凹模(33‑1),且上述第二凸模(32‑1)设置在第二凹模(33‑1)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28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印面纸瓦楞纸板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薄型高阻燃透气防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