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优化的集成电路封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3507.2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8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13 | 分类号: | H01L23/13;H01L23/367;H01L23/373;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237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优化的集成电路封装,包括基板,基板上固定有两个承载座,承载座上成型有两个凹台,凹台内安置有集成电路芯片,基板的顶面成型有若干条嵌置凹槽,嵌置凹槽内嵌置有冷却液管,冷却液管的两端连接有缓冲连接管,缓冲连接管上套设有石墨散热环;承载座上成型有插接槽,插接槽内插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导电片,导电片的一端抵靠在集成电路芯片的触点上,限位板的上端面中部成型有齿条部,插接槽上成型有连接槽,连接槽内插接有滚轮,滚轮的侧壁上成型有插槽,滚轮内固定驱动齿轮,限位板的齿条部插套在插槽内并与驱动齿轮的齿部相啮合。本发明方便集成电路的封装,提高封装效率,同时便于集成电路散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优化 集成电路 封装 | ||
【主权项】:
1.一种结构优化的集成电路封装,包括基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的前后两侧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承载座(20),所述承载座上成型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台(21),所述凹台内安置有集成电路芯片(1),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底面与基板(10)的顶面间隔设置,基板(10)的顶面成型有若干条嵌置凹槽(11),所述嵌置凹槽贯穿基板(10)的左右两侧壁,嵌置凹槽(11)内嵌置有冷却液管(30),所述冷却液管的下端嵌置在嵌置凹槽(11)内、上端露出嵌置凹槽(11),冷却液管(30)的中部外壁上套设有导热陶瓷环(40),集成电路芯片(1)压靠在所述导热陶瓷环(40)上,冷却液管(30)的两端穿出基板(10)并连接有缓冲连接管(50),所述缓冲连接管上套设有多个石墨散热环(51);所述集成电路芯片(1)上侧的承载座(20)上成型有插接槽(22),所述插接槽内插接有限位板(60),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伸出插接槽(22)并位于集成电路芯片(1)的上方,限位板(60)的底面上固定有多个长条形的导电片(61),所述导电片的一端抵靠在集成电路芯片(1)的触点(101)上,导电片(61)的另一端抵靠在导电块(62)上,所述导电块与基板(10)上的针脚(63)电连接,限位板(60)的上端面中部成型有与导电片(61)平行的凸出的齿条部(64),所述插接槽(22)的上侧壁上成型有贯穿承载座(20)上端面的连接槽(24),所述连接槽内插接有圆形的滚轮(70),所述滚轮的侧壁上成型有环形的插槽(71),滚轮(70)内固定驱动齿轮(80),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部位于所述插槽(71)内,所述限位板(60)的齿条部插套在插槽(71)内并与驱动齿轮(80)的齿部相啮合,连接槽(24)一侧的承载座(20)内成型有与连接槽(24)相连通的容置槽(25),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复位转轴(90),所述复位转轴的一端固定插套在滚轮(70)和驱动齿轮(80)的中部,复位转轴(90)上插套有复位扭簧(100),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复位转轴(90)上、另一端固定在容置槽(25)的内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35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