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酞菁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002.3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王杰;靳红玉;杨琪;邓晶晶;秦冬冬;崔丽丽;杨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光热转化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转化性质的酞菁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Ir(COD)Cl]2和酞菁作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溶剂,100‑200℃条件下反应6‑24小时;将反应液旋蒸去除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液体旋干,冲洗,干燥;或是将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过滤,用二氯甲烷将滤饼溶解,过滤,收集滤液旋干,用无水乙醚冲洗,干燥,即得样品。上述酞菁铱配合物在800nm左右处具有很好的吸收,能很好的将近红外光转化为热能,热稳定性好。而且在808nm激光的激发下,15分钟内,温度可升至55℃,能有效杀死癌细胞,是光热治疗技术中的一种极佳的光热转换试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酞菁铱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酞菁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H,烷基或丁氧基;其步骤包括:(1)将[Ir(COD)Cl]2和酞菁作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溶剂,100‑200℃条件下反应6‑24小时;(2)将步骤(1)中得到的反应液旋蒸去除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液体旋干,冲洗,干燥;或将步骤(1)中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过滤,用二氯甲烷将滤饼溶解,过滤,收集滤液旋干,冲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500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工况自适应滤波、磁化和吸附的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