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酞菁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5002.3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王杰;靳红玉;杨琪;邓晶晶;秦冬冬;崔丽丽;杨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酞菁铱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光热转化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转化性质的酞菁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光热治疗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光热转换试剂将激光的光能转换为热能,从而达到以高温杀死细胞的目的。其特点有准确定位、杀死病变细胞或组织,而在众多的热疗技术中,近红外热疗更备受关注。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近红外光热转换试剂主要分为贵金属纳米材料,如金、钯等不同形貌纳米材料等;碳材料,如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等;有机化合物,如聚苯胺等;还有硫属铜基纳米材料、金属基光热材料等等,种类比较多。但是对于金、钯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很多内在的缺陷,比如,金、钯的近红外吸收主要来源于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而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受纳米结构的形貌、大小以及周围介质的介电常数影响非常大,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碳纳米材料吸光系数较低,制备条件较为复杂。
贵金属铱与酞菁形成的配合物,由于它们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三重态所表现出优异的光物理学性质,如:大的斯托克位移、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可调、荧光量子产率高和长的磷光寿命等。尤其是,在金属铱配合物中重原子铱原子可以诱导强的自旋电感耦合来增强了激发单重态到激发三重态之间的隙间窜越效率,到达激发三重态的金属铱配合物的能量一边以磷光的形式释放出,一边通过能量转移或电荷转移到基态氧气生成活性氧或者单线态氧,这将金属铱配合物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光动力学治疗领域。因此,金属铱配合物在光学上所表现的独特的优势。
目前绝大多数铱配合物还处于紫外光区,没达到生物治疗600-900nm的生物光区。金属-配体电荷转移三重态所表现出优异的光物理学性质,所以,通过对配体的调节和修饰,可以对铱配合物的的发射波长进行调节。众所周知的是紫外光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不利于生物诊疗方面的应用,为了将金属铱配合物光动力学治疗的光源拓展到可见光,科研工作者们正研发新一代光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酞菁铱配合物,该配合物在800nm左右具有很好的吸收,能很好的将近红外光转化为热能,热稳定性好,是光热治疗技术中的一种极佳的光热转换试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酞菁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酞菁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H,烷基或丁氧基。优选的,所述烷基为甲基。
优选的,所述烷基为甲基。
上述酞菁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Ir(COD)Cl]2和酞菁作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溶剂,100-200℃条件下反应6-24小时;
(2)纯化:
一种纯化的方法为:将步骤(1)中得到的反应液去除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收集液体旋干,冲洗,干燥。
另一种纯化的方法为:将步骤(1)中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过滤,用二氯甲烷将滤饼溶解,过滤,收集滤液旋干,用无水乙醚冲洗。
所述步骤(1)中的[Ir(COD)Cl]2和酞菁的重量比为1:1-5。优选的,所述[Ir(COD)Cl]2和酞菁的重量比为1:1-2。合理的原料配比,有利于节约原料,降低反应成本且反应达到较大产率。
所述酞菁为无金属酞菁或取代酞菁。优选的,所述取代酞菁为烷基取代酞菁或丁氧基取代酞菁。进一步优选的烷基取代酞菁为甲基取代酞菁。
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12-24小时。合适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在降低副产物的产生,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产率,提高实验效率。
所述步骤(1)中的溶剂为二甲苯、甲苯或乙二醇。合适的溶剂,有利于产物的生成,降低了纯化的难度,更好的得到较纯的产物。
所述步骤(2)中,200-300目硅胶,称量30-70倍于上样量的硅胶装柱,用二氯甲烷:丙酮约150:1的洗脱剂展开柱层析分离。
所述步骤(2)中,采用无水乙醚冲洗,可除去反应产生的荧光点而对产物不造成影响。
所述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70℃-100℃。
上述酞菁铱配合物可作为光热治疗技术中的一种极佳的光热转换试剂。
酞菁的结构式为可以为:
其中,R为H,烷基或丁氧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5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工况自适应滤波、磁化和吸附的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