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9954.1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孟辉;詹云凤;谢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6 | 分类号: | H01G11/36;H01G11/68;H01G11/86;H01M4/66;H01M4/139;H01M4/86;H01M4/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采取大孔树脂为碳前驱体,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以甘氨酸为氮源制备得到氮掺杂竹节状多壁碳纳米管,并将其应用在能源器件中。本方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程序简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碳纳米管存在的成本高、环境友好性差、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产业化生产。从产品性能来看,本发明所制备的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石墨化程度高、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具有明显竹节形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作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材料。基于本发明的产品制备和产品性能优势,将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竹节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氮掺杂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大孔树脂为碳前驱体,对树脂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大孔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中极性或极性的XAD系列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AB‑8或NKA系列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S2、将步骤S1经过预处理的大孔树脂漂洗至中性,干燥;S3、将金属盐溶液加入到步骤S2中经过干燥的大孔树脂中,在N2氛围和搅拌的条件下,混合5~15h,漂洗抽滤至中性;然后再加入金属盐溶液,混合5~15h,漂洗抽滤至中性,如此重复5~10次;最后将漂洗至中性的树脂于60~80℃干燥6~12h,得到吸附有金属离子的大孔树脂;S4、将步骤S3中大孔树脂放入石英舟,在N2氛围下在管式炉中,以2~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100℃,保温30~120min,再以2~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得到碳粉;S5、将步骤S4得到的碳粉研磨后与甘氨酸分别以一定的质量比放入3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混合后进行搅拌,加热到80℃直至蒸干水分;S6、将步骤S5得到的混合物放入石英舟,在N2氛围下放入管式炉中,以2~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保温30~120min,再以2~1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室温,得到氮掺杂竹节状碳纳米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995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