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0973.8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宝;程虎;林兓兓;张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2;H01L33/06;H01L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对所述衬底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在所述衬底表面依次生长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在所述N型半导体层表面生长量子阱层,所述发光层的生长包括:缺陷层、修复层和发光层的生长。在所述量子阱层表面生长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子阻挡层和第二P型半导体层;本发明在改善量子阱质量的前提下增加In组分,同时采用高压低掺的第一P型层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衬底,对所述衬底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在所述衬底表面依次生长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量子阱层、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子阻挡层和第二P型半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层的生长步骤具体为,首先调节反应腔室温度至第一温度T1,生长由In/Ga含量比为C1的InGaN阱层和GaN垒层循环层叠形成的缺陷层;随后调节反应腔室温度至第二温度T2,生长由In/Ga含量比为C2的InGaN阱层与GaN垒层循环层叠形成的修复层;其中,C2<C1;T2>T1;最后调节反应腔室温度至第三温度T3,生长由In/Ga含量比为C3的InGaN阱层与GaN垒层循环层叠形成的发光层;所述量子阱层生长结束后,采用高压条件生长第一P型掺杂层,所述生长压力为350~500mbar,所述第一P型层为低浓度掺杂层,掺杂浓度为1×1017cm‑3~3×1017 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097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