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9154.3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4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猛;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36 | 分类号: | H01L23/36;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结构及散热结构,半导体制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冷端液态金属层、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热端液态金属层,其中,冷端液态金属层包括第一腔室,热端液态金属层包括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液态金属,冷端液态金属层以及热端液态金属层均与半导体制冷片紧密贴合。该装置利用液态金属作为导热介质将微流控芯片的热量导出,再经由散热结构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相比于现有的导热介质,利用液态金属可以降低冷热两端热传导热阻,实现微流控芯片局部产热的快速冷却。且装置结构紧凑、热稳定性好、能源利用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散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微流控芯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结构及散热结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冷端液态金属层、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热端液态金属层,其中,所述冷端液态金属层包括第一腔室,所述热端液态金属层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冷端液态金属层以及热端液态金属层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紧密贴合,在冷端液态金属层、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热端液态金属层的两端还设有用于支持所述半导体制冷结构的热绝缘支撑保护层;所述冷端液态金属层的外表面与待散热微流控芯片的基底贴合,贴合的位置与待散热微流控芯片的发热区域相对应,所述热端液态金属层的外表面与所述散热结构贴合;冷端液态金属层第一腔室中的液态金属吸收待散热微流控芯片发热区域的热量,再经由半导体制冷片传递给所述热端液态金属层的第二腔室中的液态金属,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液态金属再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结构,最后由所述散热结构将热量散发到环境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91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气过滤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TFT阵列半曝光光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