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定量PCR对鲐鱼中腐败微生物的检测法及所用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384.3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丽;孟璐;戴志远;金仁耀;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N15/11;C12R1/63;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鲐鱼中腐败微生物的检测法及所用的特异性引物,本发明的检测法包括以下步骤:1)、作为待测样品的鲐鱼进行DNA的提取;2)、设计荧光定量PCR中的特异性引物,设置荧光定量PCR体系;3)、以基因组DNA为扩增模板,用上述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从而检测鲐鱼中的腐败微生物。检测基因无特异性扩增曲线产生、Ct值≥35者,判定结果为阴性,即样品中未检出该基因所对应的微生物;Ct值小于35者,可判定该样品结果为阳性,即样品中能检出该基因所对应的微生物。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定量 pcr 鲐鱼中 腐败 微生物 检测 所用 引物 | ||
【主权项】:
1.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鲐鱼中腐败微生物的非诊断检测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作为待测样品的鲐鱼进行DNA的提取;2)、利用荧光定量PCR中的特异性引物,设置荧光定量PCR体系;特异性引物由以下四种组成:
3)、以基因组DNA为扩增模板,用上述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从而检测鲐鱼中的腐败微生物:根据荧光定量PCR反应中的特异性扩增曲线与对应的阈值进行判断;检测基因无特异性扩增曲线产生、Ct值≥35者,判定结果为阴性,即样品中未检出该基因所对应的微生物;Ct值小于35者,可判定该样品结果为阳性,即样品中能检出该基因所对应的微生物;当hdc、tora、tlh、inlA这4种基因的ct均大于27.5,判定该鲐鱼属于新鲜;当任一基因的Ct≤27.5时,判定该鲐鱼已变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038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