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混菌发酵制备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9290.0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2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斌;李若菡;陈爽;曹研研;胡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R1/01;C12R1/8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混菌发酵制备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肠膜状明串珠菌的种子液接种到含质量浓度为2%~5%的蔗糖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补加质量浓度为15%的蔗糖溶液,在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的0~36h接入棘孢青霉菌的种子液继续进行混菌发酵,所得发酵液经膜分级过滤后得到右旋糖酐蔗糖酶粗酶液。本发明的方法相对于单独使用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制备右旋糖酐蔗糖酶,混菌发酵能够解决右旋糖酐蔗糖酶分离困难的问题,并且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少能耗获得更高酶活力;相对于使用工程菌制备右旋糖酐蔗糖酶,混菌发酵所获得的酶稳定性较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对菌的生长条件以及酶的制备设施要求不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 制备 右旋糖酐 蔗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混菌发酵制备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的种子液接种到含质量浓度为2%~5%的蔗糖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补加质量浓度为15%的蔗糖溶液,在肠膜状明串珠菌发酵的24h接入棘孢青霉菌(Penicillium aculeatum)的种子液继续进行混菌发酵,总发酵时间48h,所得发酵液经膜分级过滤后得到右旋糖酐蔗糖酶粗酶液;在发酵过程中补加质量浓度为15%的蔗糖溶液的方法是:在发酵的前10小时内补加2次,18小时后补加一次,每次补加蔗糖溶液的体积占所述发酵培养基体积的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92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船用数控胎架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具有安全特征的终端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