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甘薯渣发酵获得蛹虫草发酵物或子实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2335.1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程薇;李露;杨德;薛淑静;陈金国;王晨;高虹;史德芳;范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甘薯渣发酵获得蛹虫草发酵物或子实体的方法,先将蛹虫草母种转接到由土豆、葡萄糖、黄豆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组成的培养基中培养出成熟健壮的菌丝。采用摇瓶液体培养二级种,为了扩大种源及缩短种子培养周期,培养基同母种培养基,但不加琼脂。生长旺盛菌丝即可作液体菌种。甘薯渣清洗过滤,通风干燥后与大米粒、小麦粒或玉米按比例混合后作为蛹虫草发酵原料添加至蛹虫草培养基中,无菌环境冷却后,接入蛹虫草液体菌种静止避光培养,蛹虫草菌丝转色,得菌丝体及发酵物,菌丝体及发酵物低温干燥装袋保存。该发酵物作为康保健功能食品的原料;发酵成蛹虫草子实体,子实体表面密生子囊壳阴干、装袋,作蛹虫草原料。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甘薯 发酵 获得 虫草 实体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甘薯渣发酵获得蛹虫草发酵物或子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蛹虫草菌种的培养:①母种转接:每1L培养基中添加土豆200g,葡萄糖20g,黄豆粉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煮沸,过滤,添加琼脂粉25g;将上述配方的培养基分装试管,加棉塞于灭菌锅中115℃灭菌30分钟,取出放置斜面备用;在无菌条件下扩种,一支母种扩接100±10支;母种培养条件20‑25℃恒温下,培养6‑10天,成为成熟健壮的菌丝;②摇瓶液体菌种制备:采用摇瓶液体培养二级种;每1L二级种培养基中添加土豆200g,葡萄糖20g,黄豆粉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煮沸,过滤;将液体培养基分装入500ml三角瓶中,每瓶装入培养液250ml,瓶口用透气耐高温聚丙烯膜封好,115℃灭菌30分钟;将步骤(1)①培养成熟的母种菌丝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入三角瓶培养基中,1支试管斜面菌种接40‑50瓶;接完菌的三角瓶在摇床上培养,温度18‑25℃,转速110‑150r/min,培养3‑6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即可作为液体菌种;(2)甘薯渣的处理:从甘薯淀粉厂收集的甘薯渣先用自来水漂洗,然后用两层纱布过滤,重复2‑3次后,于50‑60℃通风干燥;(3)甘薯渣转化蛹虫草培养液的制作:将100g土豆,10g黄豆粉,加入到800ml蒸馏水中,煮沸15min,两层纱布过滤,得到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在该液体中加入10g白砂糖,1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1g乳酸钙,定容至1000ml,即得甘薯渣转化蛹虫草所用的培养液;(4)分装装瓶:在每个直径10cm,高12cm的罐头瓶中按质量比1‑2:1‑2放入步骤(2)处理后的甘薯渣和谷物150g,再加入步骤(3)所得的甘薯渣转化蛹虫草所用的培养液50‑100ml,混匀后,瓶口用可透气的耐高温聚丙烯膜封好,115℃灭菌30min,取出后放入无菌操作台冷却至室温备用;所述谷物为大米或小麦粒,或玉米粒;(5)接种:根据瓶菌种菌丝体浓度,将摇瓶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所需倍数倍,在无菌环境下,用喷雾连续接种枪接种6‑15mL菌液至步骤(4)的罐头瓶中,接完种的罐头瓶移入可调控温湿度及光照的培养室的培养架上进行培养;(6)培养:经步骤(5)接种后于温度18‑25℃,湿度50%‑7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待白色菌丝长满培养基后,适当调节温湿度及光照至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温湿度及光照,2‑5天后白色菌丝转黄;(7)收获发酵物或者蛹虫草:菌丝黄后即可收获生长旺盛的菌丝体及发酵物,收获的菌丝体及发酵物低温干燥至水量10‑12%后,装入塑料袋保存;或待其发酵成为蛹虫草子实体,当子实体长到瓶口肩部,表面密生子囊壳时采收,将采收的子实体整齐排放在竹帘上阴干、装入塑料袋封存,作为蛹虫草原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123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式智能装置及智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智能化肢、体运动轨迹监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