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1012.0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觉;鸟山信;杉浦明光;石谷雅宏;近藤祐树;寺田金千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2P15/10 | 分类号: | F02P15/10;F02P3/04;H01F38/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对于施加到点火线圈2的一次侧的一次电压V1和在二次侧流动的二次电流I2的某一个或双方进行阈值判定,对于安装在包含能量蓄积线圈330的辅助电源3和点火线圈2的一次绕组20的低电压侧端子201之间的放电用开关32进行开闭控制,从而能够在从点火线圈2向火花塞1开始放电后,无过剩地调整从点火线圈2的一次绕组20的低电压侧导入的电磁能量。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点火装置(6、6a、6b、6c、6d),具备:火花塞(1),在发动机(7)的气缸(701)内使燃料混合气点火;直流电源(5);点火线圈(2),具备一次绕组(20)和二次绕组(21),所述一次绕组(20)的一端的高电压侧端子(200)与该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二次绕组(21)以相对于该一次绕组的一次匝数(N1)为规定的匝数比(N=N2/N1)的二次匝数(N2)卷绕,通过在所述一次绕组中流动的一次电流(I1)的增减,在所述二次绕组中产生高的二次电压(V2),所述二次绕组的一端的火花塞侧端子(211)与所述火花塞连接;控制电路部(3),控制从所述点火线圈向所述火花塞的放电;以及电子控制装置(ECU4),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况,产生指示点火时期的点火信号(IGt)和指示从辅助电源的放电开始的放电期间信号(IGw),所述控制电路部具备:辅助电源(33),至少具有通过所述直流电源充电的能量蓄积线圈(330);点火用开关(30),具有点火用控制端子(30G)、点火用电源侧端子(30C)、点火用接地侧端子(30E),是基于输入至所述点火用控制端子的所述点火信号(IGt)来对所述点火用电源侧端子和所述点火用接地侧端子之间的导通进行开闭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所述点火用电源侧端子与所述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侧的接地侧端子(201)连接,并且所述点火用接地侧端子接地,对从所述直流电源向所述点火线圈的通电进行开闭控制,对从所述点火线圈向所述火花塞的放电开始进行控制;充电用开关(31),具有充电用控制端子(31G)、充电用电源侧端子(31C)、充电用接地侧端子(31E),是基于输入至所述充电用控制端子的充电控制信号(VG31)来对所述充电用电源侧端子和所述充电用接地侧端子之间的导通进行开闭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对从所述直流电源向所述辅助电源的充电进行控制;放电用开关(32),具有放电用控制端子(32G)、放电用电源侧端子(32C)、放电用接地侧端子(32E),是基于输入至所述放电用控制端子的放电控制信号(VG32)来对所述放电用电源侧端子和所述放电用接地侧端子之间的导通进行开闭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对从所述辅助电源向所述点火线圈的放电进行控制;驱动电路部(34),按照所述点火信号和放电期间信号,对所述点火用开关、所述充电用开关及所述放电用开关的开闭进行控制;以及辅助能量要否判定机构(35),判定是否需要从所述辅助电源投入能量,在通过所述充电用开关的接通而在所述能量蓄积线圈中蓄积电磁能量、并且通过所述点火用开关的断开而开始的所述火花塞的点火放电中,在由辅助能量要否判定机构判断为需要从所述辅助电源放电时,对所述充电用开关及所述放电用开关进行开闭控制,由所述辅助电源从所述一次绕组的接地侧端子供给电磁能量而使所述一次电流变化,从而使所述二次绕组中流动的二次电流增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210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绳状双头轧洗机
- 下一篇:高效节能低排放皮毛染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