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及其小循环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416.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阮仁宇;李龙超;许涛;田国庆;滕建耐;侯亦波;张良超;王锦艳;杨冰;张辰;朱东升;冯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小循环冷却系统,该小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泵送模块和与所述泵送模块管路连通的水芯,所述水芯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内部,且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机体的第一水套连通;所述水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机体的第二水套连通;所述泵送模块设置于所述水芯与所述第一水套之间,所述水芯与所述第二水套之间设置有润滑冷却模块。这样,小循环冷却系统的水芯布置在机体内部,从而避免了热量散失,提高了发动机在冬季的暖机效率;同时,内置的管路降低了布置难度,提高了发动机外观的美观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及其 小循环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发动机的小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模块(21)和与所述泵送模块(21)管路连通的水芯(22),所述水芯(22)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机体(23)内部,且通过第一管路(S4)与所述机体(23)的第一水套(231)连通;所述水芯(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S3)与所述机体(23)的第二水套(232)连通,所述水芯(22)与所述第二水套(232)之间设置有润滑冷却模块(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924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时钟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匹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