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源流体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2810.6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平;卢红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鸿平;卢红龙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27;H01L2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来自半导体集成模块内部结点工作热量为源动力的推动工质循环相变换热构成的内源流体换热系统,其特征是具有流体工质蒸发管、蒸发道、蒸发室的由节流阀连通循环的换热底板,通过功率结构工质配方剂量的相互匹配,进行两种方式的工质相变循环换热,一种是工质直接蒸发相变换热的方式,称直换式系统,另一种是工质先产气再蒸发的相变换热方式,称换式系统,即时产生工作热量即时通过相变循环进行换热与散热,根据各种类型大功率半导体集成模块的需要,达到定量管控其工作温升的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计算机、电源、LED、功放、激光、雷达、红外等设备中。 | ||
搜索关键词: | 内源 及其 源流 体换热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来自半导体集成模块内部结点工作热量为源动力的推动工质循环相变换热构成的内源流体换热系统,其特征是具有流体工质蒸发管、蒸发道或蒸发室的由节流阀连通循环的换热底板,其底板的换热面与半导体集成模块导热面紧密结合,相对换热面的为散热面,当在底板的散热面上时,具有蒸发管或蒸发室,在底板中时,具有蒸发道,换热底板的蒸发管、蒸发道或蒸发室与穿行在底板散热面上的散热翅片中的管路通过节流阀连接构成密封循环的内源流体换热系统,利用半导体集成模块的工作热量为内源动力,驱动换热底板的蒸发管、蒸发道或蒸发室内进行两种方式的工质循环相变换热,一种是工质直接蒸发相变换热的方式,称内源循环流体直接换热,简称直换式系统,第二种是工质先产气再蒸发的相变换热方式,称内源循环流体制冷换热,简称冷换式系统,这两种方式在循环管路结构与工质配方上是不同的,直换式换热底板具备蒸发管、蒸发道、蒸发室,冷换式换热底板具备产气道与蒸发道,工质配方均采用两种以上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正压或负压下不同沸点的混合制冷剂,直换式采用的混合配方工质,达到工作温度时发生共沸,冷换式采用的混合配方工质,达到工作温度时不发生共沸,工质剂量与换热功率结构相互匹配,换热后的散热处理由循环系统中的冷凝管、散热翅片与外壳来进行,通过换热底板温度反馈调控工质循环相变换热的强度,实现定量管控自身的工作温升,由此构成内源流体换热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鸿平;卢红龙,未经吴鸿平;卢红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828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槽式发电聚光光学系统
- 下一篇:贴管式流体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