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404.2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时玉雯;杨月莲;单晓英;李晓东;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Q1/14;C12Q1/10;C12N1/02;C12N1/20;C12R1/42;C12R1/445;C12R1/63;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分离或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填装毛细管:以毛细管为容器,装载培养基;(2)微生物检测:将上述填装后的毛细管的一端接入待检样本或待检样本的稀释液或增菌液中,或:将待检样本接入毛细管的一端,培养0<t≤96h后,观察是否有菌生长或是否有特异性反应,然后判断是否含有目标微生物。本发明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大部分菌属的检测或分离时间由现有技术中的36~48小时缩短为12~24小时,具有快速、高效、省时省力、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毛细管 培养 检测 筛选 微生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填装毛细管:以毛细管为容器,装载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中含有供目标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所述培养基中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或/和目标微生物显色剂;(2)微生物检测:将上述填装后的毛细管的一端接入待检样本或待检样本的稀释液或增菌液中,或:将待检样本接入毛细管的一端,培养0<t≤96h后,进行以下操作之一:①当培养基中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根据透明度对比判断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②当培养基中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根据透明度对比判断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将菌接种至目标微生物的常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或培养,若无,反之;③当培养基中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判断是否有特异显色反应,若有特异显色反应,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④当培养基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观察毛细管另一端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将毛细管的另一端接入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的半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是否有特异显色反应,若有特异显色反应,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若无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⑤当培养基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观察毛细管另一端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将菌接种至目标微生物的常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纯化或培养;⑥当培养基中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或/和目标微生物显色剂时,将另一端接入一组液体或半固体生化鉴定培养基,对目标微生物进行鉴定,或者多根毛细管另一端分别接入一种液体或半固体生化鉴定培养基形成一组生化鉴定实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64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