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404.2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时玉雯;杨月莲;单晓英;李晓东;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Q1/14;C12Q1/10;C12N1/02;C12N1/20;C12R1/42;C12R1/445;C12R1/63;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毛细管 培养 检测 筛选 微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检验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分离培养主要是预增菌、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培养的方法,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酶底物法显色为基本原理的显色培养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致病菌分离培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基本原理为选择性增菌,划线分散成单个菌体,单菌体生长为单菌落并分解显色底物显色,需要两步,且需要大量的培养基及有经验的人工划线技术,耗时36-48小时。而众所周知,在化学物质和生物大分子分离过程中,以色谱层析或电泳为基本原理的分离方法快速省时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比较高。但由于微生物不具溶解性,无法进行分配,因此不可能利用色谱层析。而且由于微生物个体太大无法进行有效常规电泳,有些科学家摸索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分离致病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方面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受生长环境、条件和生长时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种微生物会表现比较大的荷质比差异性,导致重现性很低,大大限制了它的适用性。
那么是否可以想一种办法间接模拟色层原理呢?就如数字模拟信号解决数字信号的问题。从文献分析,导管装入半固体琼脂,一端接种沙门氏菌,可以在毛细管另一端解离出具有鞭毛的沙门氏菌;或在一端接种某菌种,导管中若添加某化学物质,可以检测其对该物质的趋药性。因此可否设计以微生物的运动性或趋药性为基本动力(模拟色谱层析中的动力),以选择性杂菌抑制剂为选择性基础物质(模拟色谱层析中的固相分配剂),以半固体琼脂为载体(模拟色谱层析中液相分配剂)的基本方法,即把毛细管一端放入样品增菌液,混合菌体经过装有特异性比较强的选择性杂菌抑制剂的半固体琼脂毛细管,随着混合菌体向前生长移动会受到反复的抑制性选择,最终杂菌会被全抑制,理论上讲最后目标菌会被彻底释放到毛细管另一端,如此就类似化学成分在色谱中不断进行再分配的结果,从而实现目标菌的快速高效分离。且从理论上分析,一大部分微生物具有鞭毛,具运动性;其它微生物可以利用其趋药性,因此动力上能够保证;而且从目前选择性培养基,如科玛嘉类显色培养基的显色选择性来分析,对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可以筛选到特异性比较强的选择性杂菌抑制物质。因此用毛细管选择性半固体培养法理论上可以分离大部分微生物。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或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其可用于检测或筛选微生物,检测或分离时间由现有技术中的36~48小时缩短为12~24小时,具有快速、高效、省时省力、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毛细管培养法检测、分离或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填装毛细管:以毛细管为容器,装载培养基;
所述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所述培养基中含有供目标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所述培养基中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或/和目标微生物显色剂;
(2)微生物检测:将上述填装后的毛细管的一端接入待检样本或待检样本的稀释液或增菌液中,或:将待检样本接入毛细管的一端,培养0<t≤96h后,进行以下操作之一:
①当培养基中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判断是否有菌生长落,若有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
②当培养基中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判断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将菌接种至目标微生物的常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或培养,若无,反之;
③当培养基中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时,直接观察毛细管的另一端,判断是否有特异显色反应,若有特异显色反应,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
④当培养基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观察毛细管另一端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将毛细管的另一端接入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的半固体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是否有特异显色反应,若有特异显色反应,则证明待检样本中含有目标微生物,若无,反之;若无菌生长,则证明待检样本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
⑤当培养基中不含有目标微生物显色剂,含有或不含有选择性杂菌抑制剂时,观察毛细管另一端是否有菌生长,若有菌生长,则将菌接种至目标微生物的常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纯化或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