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埋式固态碳源制备单晶金刚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4728.0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超;李彬;吕反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04 | 分类号: | C30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浸埋式固态碳源制备单晶金刚石的方法,属于金刚石制备技术领域。采用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源气体,在混合气体中保持氩气和氢气的流量比为Ar/H2=2-4;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采用直流电弧激发方式,激发功率在10-30kW,使之受激为等离子体;沉积腔的原始真空在10-1Pa以下;采用无定形碳作为碳源,覆盖在钻有微孔的石墨支撑台上,无定形碳以范德华力和石墨表面相连,石墨支撑台上的微孔直径为2-8mm;基材为(100)晶面的单晶金刚石,通过钎焊固定在钼金属的基材托杆上,基材通过石墨支撑台上的微孔,浸埋在无定形碳中,在制备过程中基材温度保持在900-1100℃之间。优点在于,大量节约甲烷(CH4)的用量。 | ||
搜索关键词: | 浸埋式 固态 碳源 制备 金刚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浸埋式固态碳源制备单晶金刚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源气体,在混合气体中保持氩气和氢气的流量比为Ar/H2=2-4;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采用直流电弧激发方式,激发功率在10-30kW,使之受激为等离子体;沉积腔的原始真空在10-1Pa以下,等离子体点燃后,沉积腔压强在100-104Pa之间;采用无定形碳作为碳源,覆盖在钻有微孔的石墨支撑台上,无定形碳以范德华力和石墨表面相连,石墨支撑台上的微孔直径为2-8mm;基材为(100)晶面的单晶金刚石,通过钎焊固定在钼金属的基材托杆上,基材通过石墨支撑台上的微孔,浸埋在无定形碳中,在制备过程中基材温度保持在900-1100℃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472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氧化锌纳米柱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锡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