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石豆源头清除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850.2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豆石豆源头清除法,将待播种大豆装入一个上大下小的倒置圆台形的浸种器中,浸种器的下底为双层活动式、且彼此间的孔眼既可贯通又能封闭的结构,浸种器的下部设有一石豆收集器,利用石豆和正常发胀大豆在体积和比重上的差距,借助混凝土振动器,将其分离出来。本发明能使收获的大豆中不再含有石豆。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源头 除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豆石豆源头清除法,其特征是:先制作浸种器,浸种器为一个上大下小的倒立圆台的容器,浸种器的纵向中心线与侧壁的夹角为25~30度,浸种器的底为双层贴合结构,下底板与侧壁为一整体,一根长度大于浸种器高度的、直径1~2cm的、上端有转动手柄的金属杆,下端贯穿两底板并与上底板结为一整体,上、下底板开有沿径向分布相同且大小也相同的、自中心向边缘呈放射状的、直径7mm的孔眼,两层底板的孔眼既能彼此完全贯通,又能通过金属杆的转动而彼此完全闭合,下底板的下方连接有一个石豆收集器,石豆收集器为一容积是浸种器容积1/10的圆柱形容器,它的上口与下底板结合为整体,在石豆收集器的底部开有一孔,孔中连接阀门和出水管,在出水管的管端连接孔径小于4mm的过滤器,浸种器下部有彼此互成120°夹角的三足,足的长度以石豆收集器的底部出水管不与地面干涉为度,转动金属杆上端手柄至预定角度,使浸种器两层底板的孔眼关闭,加在浸种器中大豆与水的体积比为1∶2,浸泡24小时后,再转动金属杆上端手柄至另一预定角度,使浸种器两层底板的孔眼贯通,然后取一台混凝土振动器,让其头部抵住浸种器外侧壁,开动振动器3~5分钟,打开石豆收集器的出水阀门,待水放完后,取浸种器中的大豆播种,石豆则作它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085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滑梯
- 下一篇:一种电热远红外磁疗腰围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