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激光阵列编码和光诱导的细胞分离装置-CN201410429897.X有效
  • 谭秋林;孙东;王晓龙;张文栋;熊继军;刘俊;薛晨阳;张洋;张晓飞;罗涛;李超 - 中北大学
  • 2014-08-28 - 2014-12-24 - C12M1/00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分离技术,具体是一种激光阵列编码和光诱导的细胞分离装置。解决了目前在生物传感、人类功能基因组载体研究、稀有细胞筛选、性犯罪司法取证等领域快速分离和检测目标细胞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等问题,包括上位机、中继器、激光发生器、激光分束器、光开关、高速CCD成像系统、用于细胞操作的微流控芯片、冲洗液配送设备、废液处理设备和智能显微平台,所述的上位机、中继器、激光发生器,激光分束器、光开关依次相连,光开关上设有智能显微平台,智能显微平台上设置有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分别与冲洗液配送设备和废液处理设备连接,微流控芯片上侧设有高速CCD成像系统,高速CCD成像系统与上位机连接。
  • 激光阵列编码光诱导细胞分离装置
  • [实用新型]用于搜索定位黑匣子的无人机系统-CN201420023942.7有效
  • 谭秋林;张献生;周兆英;熊威;熊继军;张文栋 - 中北大学
  • 2014-01-15 - 2014-06-25 - B64D4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定位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搜索定位黑匣子的无人机系统。解决了目前弹体以及飞行器黑匣子搜寻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一种用于搜索定位黑匣子的无人机系统,包括一个其上设有GPS天线的无人机;无人机上设有与GPS天线相连接的GPS定位信息处理器以及与GPS定位信息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机身腹部且朝向地面的全向天线以及与全向天线相连接的信号强度指示器;所述信号强度指示器连接有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连接有数传电台;无人机的机身上部设有与数传电台相连接的信息转发天线。本实用新型采用无人机搜索信号采用强度指示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提高了搜索精度。
  • 用于搜索定位黑匣子无人机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气室封装一体化的红外气体传感器-CN201310500966.7有效
  • 谭秋林;陈媛靖;杨明亮;熊继军;薛晨阳;张文栋;刘俊;李超 - 中北大学
  • 2013-10-23 - 2014-01-22 - G01N21/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室封装一体化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一体化封装的气室、红外光源和敏感元;所述气室包括顶平面(2)、底平面和椭圆内壁;两个旋转椭圆(1)具有共同的焦点O,焦点O和敏感元(4)所在的点位为旋转椭圆的两个焦点,光源5位于底平面上的点O’位置,点O’并与焦点O关于气室顶平面(2)的反射内壁对称,点O’与椭圆内壁的下焦点A和A'共水平面。兼具封装功能的气室的设计采用反射式不仅可增加光程,还避免了传统封闭式气室需要气泵抽送气带来的干扰;本发明采用晶圆级对准键合技术来组装敏感元和气室,兼具低真空保护的功能。同时气室内壁采用镀金椭球面设计,红外光束平行入射到传感器表面,提高了红外反射率,降低了光传导过程的损耗。
  • 一种封装一体化红外气体传感器
  • [发明专利]一种可集成的纳米结构红外光源-CN201310500968.6有效
  • 谭秋林;陈媛靖;熊继军;薛晨阳;张文栋;刘俊;毛海央;明安杰;欧文;陈大鹏 - 中北大学
  • 2013-10-23 - 2014-01-08 - H01L33/4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集成的纳米结构红外光源,利用MEMS/CMOS工艺,对非晶硅表面进行纳米修饰加工,形成锥状纳米结构,再对锥状纳米结构进行TiN镀层加工;最后采用正面XeF2释放技术,对硅衬底进行深硅刻蚀,分离窄带红外光源与硅衬底的接触,减小热量在硅丝欧姆发热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光源的工作功率。本发明采用MEMS/CMOS光源制造技术,利用金属诱导晶化技术实现红外光源的表面修饰,得到锥状纳米结构,并对其进行表面TiN镀层加工,实现Si-TiN,TiN-Air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采用正面释放技术形成微悬臂梁对红外光源进行支撑来降低热损耗,并通过在加热层下预埋介质层氮化硅,来降低结构应力。
  • 一种集成纳米结构红外光源
  • [发明专利]遥测核心单机测试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CN201310269074.0有效
  • 谭秋林;刘文怡;张会新;熊继军;张文栋;刘俊;裴向东;朱思敏 - 中北大学
  • 2013-06-30 - 2013-11-13 - G05B15/02
  • 本发明涉及对航空航天领域中遥测核心单机实施测试的电子设备,具体是一种遥测核心单机测试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遥测核心单机测试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控制方法包括接口背板与计算机间的控制步骤、接口背板与功能板卡间的控制步骤;控制系统包括接口背板与计算机间的控制模块、接口背板与功能板卡间的控制模块;本发明方法合理,系统结构有序统一,功能模块构架一致,易于实现遥测核心单机测试台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利于升级和拓展,易于提高测试设备稳定性;解决了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里遥测核心单机测试设备标准化程度低、设备通用性差、单机局限性的问题,能对系列产品进行通用化测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 遥测核心单机测试设备控制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LC谐振天线的智能阻抗匹配装置-CN201310221774.2在审
  • 熊继军;洪应平;葛冰儿;梁庭;谭秋林;李晨 - 中北大学
  • 2013-06-06 - 2013-10-02 - H03H7/38
  • 本发明为一种LC谐振天线的智能阻抗匹配装置,解决了对于天线阻抗的匹配现有方法仍然集中于手动匹配,存在匹配时间长、过程复杂、精度低等问题。该装置包括LC谐振天线、可调式匹配电路单元、测试电路单元以及微控制器;LC谐振天线由平面螺旋电感和平行板电容串联组成;可调式匹配电路单元包括呈π型阻抗匹配网络形式连接的电感、第一可调式电容阵列和第二可调式电容阵列;测试电路单元包括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的两端之间连接一个惠斯通电桥,四个桥臂分别为: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可调式匹配电路单元。本发明装置匹配效率高、时间短、过程简单、精度高、成本低廉,并且还可以很好地适应一些手持式RF设备的发展。
  • lc谐振天线智能阻抗匹配装置
  • [发明专利]无线无源电容式加速度计-CN201310179514.3有效
  • 梁庭;洪应平;李赛男;熊继军;谭秋林;李晨;王伟;葛冰儿 - 中北大学
  • 2013-05-15 - 2013-09-11 - G01P15/12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无源电容式加速度计,其包括内设封闭空腔的衬底,质量块通过悬臂梁固定在封闭空腔内;封闭空腔内位于质量块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一电容、位于质量块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电容;衬底的底面上设有平面螺旋电感;衬底和质量块上都通过TSV工艺打孔溅射有电连线,电连线将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平面螺旋电感串联成闭合回路。本发明传感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测试结果准确,无线无源,可以在恶劣环境中使用,而且测量时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大大的扩宽了该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 无线无源电容加速度计
  • [发明专利]扫频模式下LC传感器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CN201310179513.9有效
  • 熊继军;洪应平;郑庭丽;梁庭;谭秋林;李晨;王伟;葛冰儿 - 中北大学
  • 2013-05-15 - 2013-09-11 - G01D18/00
  • 本发明为一种扫频模式下LC传感器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测量方法不完善、准确度不高、不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等问题。该测量系统包括扫频信号源模块、测试天线端、混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扫频信号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测试天线端的输入端连接和混频信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测试天线端的输出端与混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混频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扫频信号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测量系统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易于实施、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可非接触测量,适用于恶劣环境使用。
  • 模式lc传感器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