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型结构流场的燃料电池双极板-CN201720377399.4有效
  • 孟维歌;徐书根;孙志伟;张元;王冲;王胜昆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7-04-12 - 2017-12-01 - H01M8/0258
  • 一种混合型结构流场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流道进口、密封槽、蛇形流道、双极板本体、定位销孔、针形流道、平行流道和流道出口,流道进口、密封槽、蛇形流道、定位销孔、针形流道、平行流道和流道出口均加工于双极板本体上,定位销孔位于双极板本体的四个角上,针形流道位于蛇形流道和平行流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是一种蛇形流道、针形流道和平行流道相配合的混合型流道,在混合型流道中蛇形流道所占比例最大,针形流道由上下两排横向错开的圆柱体构成。本实用新型以混合型流道代替传统的流道形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双极板反应气体压降过大、反应气体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氢氧燃料的利用率,并且增加了燃料电池的稳定性。
  • 一种混合结构燃料电池极板
  • [实用新型]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CN201720013408.1有效
  • 孙志伟;徐书根;王冲;王胜昆;韦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7-01-06 - 2017-08-11 - H01M8/025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包括氧化剂入口、氧化剂流场、氧化剂流道、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入口、密封圈、双极板、氧化剂出口、还原剂流场、搭桥式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出口,氧化剂入口、氧化剂流道、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入口、氧化剂出口、还原剂流场、搭桥式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出口均加工于双极板上,密封圈位于双极板和氧化剂流场、还原剂流场之间,用于隔离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流道和还原剂流道分别位于双极板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位于双极板背面且为封闭结构,所述还原剂流场包含于氧化剂流场中,所述还原剂流道通过搭桥式还原剂流道与还原剂流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结构,使得反应物均匀流入各流道,保证双极板各处反应的均匀性,封闭式流道入口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反应物的泄漏风险,提高燃料电池的安全性能。
  • 一种入口封闭式极板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CN201710242070.1在审
  • 徐书根;孟维歌;王冲;王胜昆;黄生军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7-04-12 - 2017-07-07 - F28D7/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主要由上螺旋管束、下螺旋管束和壳体组成,两股螺旋管束分别走两种不同介质;上螺旋管束沿上中芯筒分层螺旋缠绕,先向下缠绕到上中芯筒的底部后反向向上缠绕形成双向螺旋缠绕方式;下螺旋管束沿下中芯筒分层螺旋缠绕,先向下缠绕到下中芯筒的底部后反向向上缠绕形成双向螺旋缠绕方式。本发明中,上螺旋管束和下螺旋管束各自独立缠绕,两股螺旋管束之间不存在传热影响,传热计算简单,而且可通过设计每股螺旋管束缠绕后的管芯长度来获得每种管程流体所需的换热量;上螺旋管束和下螺旋管束均采用双向螺旋缠绕方式,使得换热器换热面积大,换热均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 一种新型双股流缠绕换热器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滚动摩擦的可储油膨胀锥-CN201621133142.6有效
  • 王胜昆;徐书根;王冲;孙志伟;韦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6-10-18 - 2017-04-12 - E21B43/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滚动摩擦的可储油膨胀锥,包括压紧帽、橡胶圈、锥体、凸台、支撑珠、支撑环、双排定径珠、定位销、支撑珠槽、储油槽、环向输油通道、径向输油通道和双排定径珠槽,双排定径珠以不同角度摆放于定径珠槽,提高了传统滚珠膨胀锥的圆度;在支撑环上添加了储润滑油槽和输油通道,改善了滚珠与定径珠槽的润滑条件;压紧帽与支撑环间加入橡胶圈,起到膨胀前刮管清洁作用,保证滚珠沿管壁顺利移动。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滚动摩擦中滚珠与珠槽的摩擦条件,使滚珠得到自动润滑,在保证膨胀管圆度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滚动摩擦的滚珠磨损问题,且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安全,降低了施工的危险性。
  • 一种基于滚动摩擦储油膨胀
  • [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双极板超塑性扩散连接工艺-CN201510654586.8有效
  • 徐书根;王冲;王胜昆;韦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2015-10-12 - 2017-03-29 - B23K20/2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具有超塑性能的材料制金属单极板扩散连接为双极板的夹具及工艺。本夹具由上压板、下压板、螺栓和螺母组成。用本夹具进行双极板超塑性连接的工艺是(1)将两块金属单极板放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母使上下压板压紧金属双极板待连接部位;(2)将夹具及被固定好的两块金属单极板放入真空加热炉中,在扩散连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两块金属单极板即被连接成为一块金属双极板;(3)将夹具及金属双极板从真空加热炉中取出,冷却至炉内温度低于50℃后,卸开螺母,取出双极板。本技术通过一次加热和加压过程连接超塑性材料制金属双极板,接头质量高,连接区域平整。
  • 一种金属极板塑性扩散连接工艺
  • [发明专利]吊钩及具有该吊钩的起重机械-CN200810111041.2无效
  • 于跃斌;祝震;阎伟;王胜昆;闫海军;付勇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2008-06-10 - 2008-10-15 - B66C1/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钩,包括吊钩本体、钩体和钩体驱动元件,所述吊钩本体的下端部与所述钩体的上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钩体驱动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吊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钩体驱动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钩体活动连接,通过控制所述钩体驱动元件驱动所述钩体开启或闭合,实现该吊钩的自动开启或闭合;在本发明公开的吊钩中,可通过控制所述钩体驱动元件驱动所述钩体自动开启或闭合,实现吊钩与被吊货物自动挂接或脱离被吊货物,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通过人工摘挂吊钩,避免吊运过程中被吊货物或吊钩坠落造成操作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并且,由于该吊钩不需要人工操作,因而适合在特种工况或吊运特种货物时使用。
  • 吊钩具有起重机械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