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下摆臂安装点的强度设计方法-CN202111318528.X在审
  • 刘彦梅;郑颢;范松;李伟;林德佳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1-08 - 2023-05-09 - G06F30/15
  •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摆臂安装点的强度设计方法,包括构建有限元模型;构建由下摆臂安装点的失效时刻构成的DOE分析矩阵,并根据DOE分析矩阵获取下摆臂安装点的最优失效时刻;提取下摆臂安装点不失效情况下的下摆臂安装点对应的力-时间曲线;根据下摆臂安装点对应的力-时间曲线获取最优失效时刻对应力值,作为下摆臂安装点的初始失效强度;在有限元模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对初始失效强度验证,直至下摆臂安装点的实际失效时刻位于最优失效时刻的设定波动范围内,得到下摆臂安装点设计强度。本发明实现对下摆臂安装点的强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车轮顺序有效偏转,在车体结构发生受力大变形之前,为车体结构争取更多的吸能空间。
  • 一种下摆装点强度设计方法
  • [实用新型]防护装置和车辆-CN202221978528.2有效
  • 寇文能;李伟;林德佳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28 - 2022-11-22 - B60R19/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装置和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沿左右方向延伸;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与所述后防撞梁相连;后雾灯,所述后雾灯设于所述保险杠上且位于所述后防撞梁的下侧;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与所述后雾灯相邻布置且设于所述后防撞梁上,所述防护件的后端面向后超出所述后雾灯的后端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通过将防护件与后雾灯相邻布置,当发生碰撞时,外物最先接触防护件,抵消一部分碰撞能,能较好的缓解尾门和雾灯承受的撞击力,避免了后雾灯受到撞击而损坏,也避免了尾门门锁锁死打不开的情况,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 防护装置车辆
  • [发明专利]一种转向节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CN202210814127.1在审
  • 林德佳;李伟;郑颢;王玉超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12 - 2022-11-11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节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车辆仿真模型,车辆仿真模型包括转向节、转向节与车身的多个目标连接点,然后基于车辆仿真模型进行预设碰撞工况的转向节失效仿真,得到不同连接点失效策略下的失效仿真数据,最后基于不同连接点失效策略下的失效仿真数据对转向节的结构进行仿真优化,以使车辆在预设碰撞工况时被撞车轮对应转向节的各目标连接点在预设时刻后失效,使得被撞车轮与车辆的车身脱落;本发明通过失效仿真数据对转向节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在实际碰撞中通过转向节的目标连接点受力失效而使车轮脱落,有效避免车轮在碰撞时挤压乘员舱,提高了车辆的碰撞性能,提高了车上乘员的安全性。
  • 一种转向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前纵梁设计方法-CN202210903372.X在审
  • 林德佳;郑颢;李伟;寇文能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28 - 2022-11-04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纵梁设计方法,所述前纵梁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目标车型的前纵梁的变形模式,确定所述目标车型的所述前纵梁的截面属性;步骤S2,仿真分析所述目标车型的正面碰撞工况;步骤S3,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将所述前纵梁划分成至少一个折弯区,构造响应面函数;步骤S4,根据所述响应面函数,计算每个所述折弯区的板材厚度。根据本发明的前纵梁设计方法,对车辆结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还可以避免盲目设计截面,减少经验判断依赖程度,最大程度实现汽车结构轻量化设计,避免了人力物力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前纵梁的设计步骤。
  • 前纵梁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应对碰撞工况的门环结构设计方法-CN202110868844.8在审
  • 林德佳;李伟;徐义博;刘彦梅;郑颢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7-29 - 2022-10-21 - G06F30/23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对碰撞工况的门环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基础车型的门环截面属性;S2、设计门环结构的碰撞变形模式,并对门环结构进行分区设定;S3、根据各分区的厚度参数建立整车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S4、将各分区的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通过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进行采样与有限元仿真计算,基于仿真计算结果与厚度参数样本值构造响应面函数;S5、基于构造的响应面函数对各分区的厚度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求解出各分区的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合。上述方法在工程可行的前提下,能够快速设计满足碰撞性能的门环结构,并能在保证碰撞性能的同时对门环充分进行轻量化,对汽车结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一种应对碰撞工况门环结构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车身结构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110963625.8在审
  • 林德佳;李伟;苏东;刘彦梅;郑颢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8-20 - 2022-10-21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结构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车身结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性能对应的仿真性能约束条件,目标性能包括刚度性能、NVH性能和碰撞性能;基于刚度性能、NVH性能和碰撞性能,获取目标零件;获取目标零件的基准厚度值,基于基准厚度值,对目标零件进行厚度取样处理,获取目标零件对应的目标厚度样本;对目标厚度样本进行性能仿真测试,获取目标零件对应的目标仿真结果;基于目标零件对应的目标仿真结果,构造仿真响应面;基于目标零件对应的仿真响应面,获取目标最优车身解。本发明汽车设计过程,综合考虑刚度性能、NVH性能和碰撞性能三者的耦合效应,减少设计方案反复验算优化次数,加快设计速度。
  • 车身结构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CN202111007611.5在审
  • 徐义博;李伟;林德佳;郑颢;王玉超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8-30 - 2022-10-21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车型确定B柱在侧碰工况中的变形模式;根据变形模式,沿竖直方向将B柱划分若干个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建立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各分区的厚度参数取样,将各功能区的厚度参数样本值代入B柱厚度的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结果;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和厚度参数构造响应面函数,基于响应面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得出厚度参数的最优解组。本发明中的汽车B柱的设计方法、汽车B柱及汽车能够降低对个人经验的依赖性和人工投入,更加合理地提高材料的分配率和利用率,有利于汽车B柱轻量化。
  • 一种汽车设计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球铰拉伸破坏性实验夹具-CN202122503211.5有效
  • 林德佳;吴仕超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迅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1-10-18 - 2022-05-24 - G01N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球铰拉伸破坏性实验夹具,包括:抗拉基座,设置在抗拉基座表面的球座,球座通过球铰件连接工装夹持组件;球铰件包括球销,以及设置在球销两侧的螺帽和球碗;抗拉基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若干限位孔;球座通过螺栓与抗拉基座固定,球座中设置有用于放置球碗的安装槽;安装槽靠近球座的顶面设置有一拔脱孔,拔脱孔与球碗过盈配合;工装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件和拉伸板件,固定板件上设置有与螺帽配合的螺帽孔;该夹具通过球铰件连接不同的球座,设计球座表面的角度,且球铰件和球座中拔脱孔过盈配合,通过万能实验机的加载速度,可以实现竖直拉伸方向或斜角拉伸方向上的摆臂球铰拔脱试验。
  • 一种汽车底盘拉伸破坏性实验夹具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CN202122299944.1有效
  • 林德佳;刘彦梅;李伟;郑颢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9-22 - 2022-02-25 - B60R19/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涉及前防撞梁领域。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和连接板,吸能盒固定连接在前防撞梁和连接板之间;前防撞梁背向吸能盒的侧面还设有缓冲板,缓冲板包括上缓冲部和下缓冲部,上缓冲部位于前防撞梁的上侧,下缓冲部位于前防撞梁的下侧;吸能盒的前端延伸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上下间隔布置形成卡槽,前防撞梁固定卡装于卡槽中,第一抵接部与上缓冲部抵接固定,第二抵接部与下缓冲部抵接固定。上、下缓冲部可将撞击能量分别传递至吸能盒的第一、第二抵接部,相当于延长了吸能盒工作长度,碰撞吸能效果好,且连接部位增加,总成结构稳定性更好。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实用新型]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CN202120602914.0有效
  • 林德佳;曾子聪;徐义博;李伟;郑颢;苏东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3-24 - 2021-12-24 - B60R19/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该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纵梁、上边梁及连接板;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梁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与前纵梁之间。该机舱框架结构,前纵梁和上边梁的前端共同与吸能盒搭接,支撑吸能盒的后侧,达到良好的传力路径和吸能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
  • 机舱框架结构汽车
  • [实用新型]一种变形缝建筑施工构件-CN201320305757.2有效
  • 朱红庚;廖雄群;林德佳;陈金海;姚阳 -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3-05-30 - 2013-11-06 - E04B1/684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形缝建筑施工构件,包括装饰片、支座和覆盖于所述支座上的盖板,所述支座与盖板的端部通过卡合装置连接,形成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装饰片的一端伸入所述支座与所述盖板之间,其中,所述盖板的临近所述装饰片的一侧设有若干向所述装饰片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装饰片的临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若干向所述盖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至所述卡合装置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凸起至所述卡合装置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构件即使建筑物的变形缝的缝隙变大,装饰片也能够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进行卡合,不容易脱落而降低该变形缝建筑施工构件的安全隐患。
  • 一种变形缝建筑施工构件
  • [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基础施工用打桩沉管-CN201320301481.0有效
  • 陈锐城;周军;余晓波;吴日新;林德佳 - 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3-05-29 - 2013-10-30 - E02D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基础施工用打桩沉管,它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底端设置有金属桩头,所述金属桩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探棒,所述管体的底端外侧壁设置有底销孔,所述管体由若干条分管组成,各分管通过首尾两端固定连接,它还包括锥销,分管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与锥销相匹配的锥销孔,下分管的首端通过锥销与上分管的尾端相固定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施工人员只需将锥销打进各分管首尾两端的锥销孔中,各分管的首尾两端便可相固定连接,极大地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一种建筑基础施工打桩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