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2110002095.0在审
  • 加藤贤 - 铠侠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1-04 - 2021-09-24 - H01L23/29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支撑体,形成着第1电极;半导体芯片,设置在支撑体上,且形成着第2电极;第1绝缘膜,与半导体芯片的支撑体侧一面即第1面及作为半导体芯片的至少一个侧面的第1侧面连续相接;以及配线层,将第1电极与第2电极连接,且和半导体芯片的与第1面为相反侧的一面即第2面、第1绝缘膜的与第1侧面侧为相反侧的一面及支撑体相接。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发射与接收一体式红外模组及其封装工艺-CN202110772259.8在审
  • 马祥利 - 深圳市鸿利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7-08 - 2021-09-21 - H01L23/29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射与接收一体式红外感应模组及其封装工艺,通过采用一种发射与接收一体式红外感应模组进行封装作业,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固晶、烘烤、焊线、一次封装、二次封装、烘烤、切割、测试以及编带;发射与接收一体式红外模组,包括一次封装结构、第一封装贴片和PCB板,所述PCB板的端部设置有导电电极,且PCB板的表面镶嵌有发射芯片,同时发射芯片右侧安装有接收芯片,所述一次封装结构固定连接在PCB板的表面,且PCB板的表面端部固定连接有二次封装结构,模组本体采用PCB全贴片式两次封装工艺,使产品性能更稳定、生产效率更快,尺寸更小,彻底解决产品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 一种发射接收体式红外模组及其封装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两次封装技术的全新红外接收头及其封装工艺-CN202110773089.5在审
  • 马祥利 - 深圳市鸿利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7-08 - 2021-09-21 - H01L23/29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两次封装技术的全新红外接收头及其封装工艺,通过采用一种采用两次封装技术的全新红外接收头对红外接收头进行封装作业,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PCB、点银胶、固晶PD、点胶、固IC、烘烤、焊线、一次封装、二次封装、长烤、切割、测试以及编带;采用两次封装技术的全新红外接收头,包括一次封装结构和接收头受光本体,所述基板PCB的表面安装有受光芯片,且受光芯片右侧安装有IC晶元,采用主要成分透红外光屏蔽可见光之环氧树脂进行一次封装,所述二次封装为在一次封装的表面用加硅砂或光全阻断树脂胶对除受光接收窗口外的其他部分进行全方位屏蔽,屏蔽效果更好。
  • 一种采用两次封装技术全新红外接收及其工艺
  • [发明专利]基于电场驱动的IGBT模块内绝缘封装层控制系统-CN202110606665.7在审
  • 钟理鹏;刘伟;奚樱伟;汪沨;陈赦;孙秋芹 - 湖南大学
  • 2021-06-01 - 2021-09-21 - H01L23/29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场驱动的IGBT模块内绝缘封装层控制系统,IGBT模块包括铜底板及封装体,封装体通过介电凝胶封装于铜底板上,介电凝胶由硅酮凝胶中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微纳米级陶瓷颗粒复合形成,封装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上固定有二极管和IGBT,基于电场驱动的IGBT模块内绝缘封装层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线路及第二线路,第一线路一端与第一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第二线路一端与第二电极连接,另一端与铜底板连接,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上设有电压源,电压源给介电凝胶施加电场,驱动介电凝胶中的陶瓷颗粒定向移动至稳定状态形成介电层。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场驱动的IGBT模块内绝缘封装层控制系统可灵活控制介电层的分布情况。
  • 基于电场驱动igbt模块绝缘封装控制系统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080012569.3在审
  • 高木佑辅;寺山谅;滨谷康;池田靖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2020-01-15 - 2021-09-17 - H01L23/29
  • 本发明的作为半导体装置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包括半导体元件(155)、以及与半导体元件(155)相对地配置并经由焊料(162)连接到半导体元件(155)的引线框(318)。引线框(318)具有包含与半导体元件(155)相对的面的顶面(331)、以及与顶面(331)构成规定的角度并且连接到顶面(331)的周缘部(333)的侧面(334)。引线框(318)的顶面包含与焊料(162)相接的焊料面(332)、以及与焊料面(332)相比焊料(162)更难浸润的阻焊面。该阻焊面包围焊料面(332)的周围来形成。由此,当在半导体装置中对半导体元件和引线框进行焊料接合时,能适当地控制焊料浸润扩散的区域。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电子设备和制造方法-CN201680026938.8有效
  • 长田昌也;泷本香织 - 索尼公司
  • 2016-06-02 - 2021-08-17 - H01L23/29
  •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以保持底部填充物的安装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电子设备和制造方法。在本公开中,芯片由在作为第一基板的Si基板上制作的成像元件的电路和在形成于电路上的粘合剂上制作的第二基板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芯片通过焊球安装在安装基板上之后或者在芯片的状态下,在芯片周围形成感光性材料,然后形成底部填充物,然后仅有感光性材料溶解。本公开适用于例如可以在诸如相机等成像装置中使用的CMOS固态成像传感器。
  • 半导体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抗紫外复合钝化层、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阵列基板-CN202110440112.9在审
  • 陈荣盛;林德朗;钟伟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1-04-23 - 2021-08-10 - H01L23/2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复合钝化层、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阵列基板。本发明的抗紫外复合钝化层的组成包括层叠贴合的疏水阻挡层和光稳定层,疏水阻挡层由疏水性物质构成,光稳定层的组成包括光稳定剂和基体树脂。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组成包括玻璃衬底、栅电极、栅介质层、有源层、源‑漏电极层和本发明的抗紫外复合钝化层。本发明将疏水阻挡层和光稳定层复合作为钝化层,不仅可以阻隔环境中的紫外光对有源层的直接照射,减少光生载流子的生成,而且还能隔绝氧气和水蒸气等空气中的敏感因素与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的直接接触,提高了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光学和电学稳定性,且不会对有源层造成化学诱导损坏。
  • 紫外复合钝化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阵列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