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不锈特性的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11733.0 | 申请日: | 1997-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3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万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047 | 分类号: | H01F1/047;C22C38/00;C22C33/00 |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孙小敏 |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不锈 特性 永磁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锈特性的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可以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可变形永磁材料,如Fe-Co-V、Fe-Cr-Co、变形永磁磁钢等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机工业、汽车工业、微波技术、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这些材料在常温、常压、中性介质、磁硬化状态下,具有一定的永磁特性;但在某些特殊环境或特殊条件下,如在具有腐蚀性介质中,其使用性能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中,对使用的材料除要求具有一定的永磁特性外,还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耐盐、耐酸等耐蚀性能及良好的韧性、弹性。仅以需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针灸为例,每年国内外总需求量就达到五亿多支。
目前可供商用的可变形永磁材料在磁硬化状态下,均不具有抗腐蚀性,且材料的韧性、弹性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具有良好抗蚀性能的不锈钢类合金中,又因不具有永磁特性亦不能满足使用。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可加工的、具有耐蚀性能、具有永磁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冶金手段制备出一种可加工的、具有耐蚀性能、永磁特性的新型材,以满足某些特定条件下对材料的特殊使用要求。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成分(wt%)为C 0.02~0.12,Si 0.11~1,Mn 0.57~1,Ni 6~12,Cr 13~20,Co 0~5,余Fe的合金,在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中冶炼,浇铸成钢锭,扒皮后经1200~1250℃加热,热轧成40×40mm方坯,按所要求的规格,经1150~1200℃热轧成盘条,将盘条进行1050℃的固溶处理,并进行水淬,水淬后盘条进行酸洗处理,再将其冷拔至所需尺寸,在1000~1100℃下进行二次固溶处理及酸洗,最后以75~95%的变形量进行冷拔至丝材。对于带材上述合金冶炼铸锭扒皮后,加热至1200~1250℃,热轧成100~200×4mm的扁坯,经1050℃固溶处理并水淬后进行酸洗,然后经75%~90%的压下率冷轧至所需规格。最后将成品丝材或带材进行400~600℃,0.5~1.5小时回火处理。
经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材料既有不锈钢的耐蚀性,可加工性,又同时获得了永磁性能,其中材料的永磁性能Br0.1~1.0T,Hc8.0~32KA/M。
用该材料制作的磁性针灸,具有磁性能稳定、耐腐蚀、抗氧化等特性,针体韧性好、弹性高,使用安全可靠,同时由于磁性针灸将传统针灸功能与磁疗合为一体,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灸。另外,本材料还可用于电力工业的短路巡址器上。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成分(wt%)为C 0.06,Si 0.18,Mn 0.57,Ni 8.7,Cr 17.79,余Fe的合金,在中频感应炉中冶炼,浇铸成钢锭,扒皮后经1200℃加热,热轧成40×40mm方坯,经1200℃热轧成Φ8mm的盘条,将盘条进行1050℃的固溶处理,并进行水淬,水淬后盘条进行酸洗处理,再将其冷拔至所需尺寸,在1000℃下进行二次固溶处理及酸洗,最后以94%的变形量进行冷拔至丝材,并进行500℃,0.5小时的回火处理,即可得到磁性能为4πMs 0.65T、Br 0.59T、Hc 16.8KA/M的耐蚀永磁合金。
实施例2:
成分(wt%)为C 0.02,Si 0.12,Mn 0.62,Ni 11.25,Cr 15.21,,余Fe的合金,在中频感应炉中冶炼,浇铸成钢锭,扒皮后经1220℃加热,热轧成40×40mm方坯,经1180℃热轧成Φ8mm的盘条,将盘条进行1050℃的固溶处理,并进行水淬,水淬后盘条进行酸洗处理,再将其冷拔至所需尺寸,在1050℃下进行二次固溶处理及酸洗,最后以95%的变形量进行冷拔至丝材,并进行550℃,0.5小时的回火处理,即可得到磁性能为4πMs 0.56T、Br 0.41T、Hc 22.4A/M的耐蚀永磁合金。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