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6105404.2 | 申请日: | 199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05 |
发明(设计)人: | A·斋藤;T·永井;T·北村;W·-H·彭;P·J·麦克罗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田舍人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具有聚碳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作为其主要成分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通过向该树脂共混物中加入少量催化剂而使透明度得以改进。
一般来讲,由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不是透明的,而是具有珠光光泽的非透明性树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68-13384号)。
这样的树脂不透明的原因被认为是:在常规的熔融捏合过程中,分别形成(不相容性共混)具有不同的折光指数(PC:1.58,PMMA:1.49)的独立相。
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改进的透明度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对在先技术领域这样的问题加以改进。所述组合物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或聚酯碳酸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树脂。
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期待通过向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催化剂并进行热熔融捏合,能够促进聚碳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反应,从而增加相容性和改进透明度。
该研究结果发现: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组合物能显示出期望的改进透明度的作用。
本发明用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a)聚碳酸酯树脂和/或(b)聚酯碳酸酯树脂和B)丙烯酸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树脂;以及C)加入量相对于上述的成分A)和B)的100总重量份为0.000005-0.5重量份的碱性化合物催化剂和/或酸性化合物催化剂。
在这种情况下,对所用的(a)聚碳酸酯树脂的类型没有限制,适宜的实例是酚性端基(I)与非酚性端基(II)之当量比为1/19或之上的聚碳酸酯。
所用的聚碳酸酯(成分A)(a))可以是通过使二价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制得的芳族均聚或共聚碳酸酯。
此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可以是支化的。这类支化聚碳酸酯可以通过使多官能芳族化合物与二价酚和碳酸酯前体反应制得的支化热塑性聚碳酸酯形式来获得。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本身是人们熟知的,已知方法包括通过二价酚与碳酸二酯在熔融态的酯交换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方法和使二价酚与光气在熔融态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方法(特别是表面法)。
聚碳酸酯中端基的当量比的调节可容易地通过在用熔融聚合法制备聚碳酸酯时改变用作原料的二价酚与碳酸二酯的比率来进行。
例如,当将双酚A用作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苯酯用作碳酸二酯时,聚碳酸酯端基是源自双酚A的酚性残基和源自碳酸二苯酯的苯基,而当双酚A的摩尔比增大时,在产生的聚碳酸酯中酚性端基(I)与非酚性端基(II)之当量比((I)/(II))高。
对芳族二羟基化合物无特别限制,许多通常已知的化合物适宜使用。实例包括具有下式的化合物:式中Ra和Rb各自独立地为卤素或一价烃基,X是-C(Rc)(Rd)-,-C(=Re)-,-O-,-S-,-SO-或-SO2-,Rc和Rd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一价烃基,Re是二价烃基,p和q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和d是整数0或1,例如二(羟基芳基)烷烃,包括二(4-羟基苯基)甲烷,1,1-二(4-羟基苯基)乙烷,2,2-二(4-羟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苯基)丁烷,2,2-二(4-羟基苯基)辛烷,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2,2-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t-3,5-二甲基苯基)丙烷,或1,1-二(4-羟基叔丁基苯基)丙烷;二(羟基芳基)环烷烃,例如1,1-二(4-羟基苯基)环戊烷或1,1-(4-羟基苯基)环己烷;二羟基芳基醚,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醚或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二羟基二芳基硫醚,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或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基硫醚;二羟基二芳基亚砜,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或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二羟基二芳基砜,例如4,4’-二羟基二苯基砜或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或4,4’-双酚等,但不限于上面所列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特别优先选用2,2-二(4-羟基苯基)丙烷。除上述化合物外,作为芳族二羟基化合物,还可以使用具有以下通式的化合物:式中Rf代表独立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其卤素化合物或卤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5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