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半导体光控变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87103187 | 申请日: | 1987-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18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纯;刘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L3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光控 容器 | ||
1、一种半导体光控变容器,该器件至少包括一个集电极〔2〕,一个N型外延层〔4〕,一个P型衬底〔5〕和一个发射极〔6〕,其特征在于,在集电极〔2〕和N型外延层〔4〕之间还设置绝缘层〔3〕,具有MINP四层结构;集电极〔2〕为栅状电极;绝缘层〔3〕上具有增透膜〔1〕;增透膜〔1〕上有集电极〔2〕的引线孔〔7〕;该器件的电容值为光强I和偏置电压Vec的函数。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半导体光控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P型衬底〔5〕为〈100〉晶向、无位错的、电阻率为0.08Ωcm以下的重掺杂的P型单晶硅,厚度为0.36至0.40mm;所说的N型外延层〔4〕为无层错的电阻率为8至10Ωcm的外延层,厚度为8μm;所说的绝缘层〔3〕的厚度为95至105。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半导体光控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栅状集电极〔2〕的厚度为3000;所说的增透膜〔1〕的厚度为650至750;所说的发射极〔6〕的厚度为3000;所封装的管帽无顶,可透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房用手动提升机
- 下一篇:长管内壁进行离子渗氮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