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14964.1 | 申请日: | 2023-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7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宁;温永昕;王鹏;吴陈龙;周亮;王小东;周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2/56;E04B1/98;E04H9/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安胜伟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组合 框架 钢板 剪力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包括预制横梁,预制横梁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支架,侧支架的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上滑动安装有角板,角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防护装置、前端定位部件和后端定位部件,前端定位部件滑动安装在后端定位部件的前端,防护装置滑动安装在前端定位部件的内部,防护装置包括对位边架、强化竖板、内芯钢板、延伸边架、圆弧杆和L型对位卡板,强化竖板和对位边架对称固定安装在内芯钢板的前端上,且强化竖板位于对位边架的内侧。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可防止钢板在使用时出现屈曲的目的,提升墙壁的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目前,市面上的钢板剪力墙在使用时,由于钢板是直接安装在墙体的框架内部,且钢板较长,钢板的前端和后端大都未设有定位装置,使得钢板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屈曲的现象,致使墙体表面出现鼓包或捏缩的现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包括预制横梁,所述预制横梁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上滑动安装有角板,所述角板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防护装置、前端定位部件和后端定位部件;
所述前端定位部件滑动安装在后端定位部件的前端,所述防护装置滑动安装在前端定位部件的内部;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对位边架、强化竖板、内芯钢板、延伸边架、圆弧杆和L型对位卡板;
所述强化竖板和对位边架对称固定安装在内芯钢板的前端上,且所述强化竖板位于对位边架的内侧,所述延伸边架对称固定安装在内芯钢板的两侧上,所述圆弧杆对称固定安装在内芯钢板的后端,所述L型对位卡板等距固定安装在内芯钢板的后端,且所述L型对位卡板位于圆弧杆的下方;
所述前端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强化连接装置和前端格挡装置;
所述第一强化连接装置等距固定安装在前端格挡装置的内部;
所述第一强化连接装置包括支撑腔体、复位弹簧、导向卡板、连接基架和对位套板;
所述对位套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基架的两端上,所述支撑腔体固定安装在对位套板背离连接基架的一端上,所述复位弹簧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腔体的内部,所述导向卡板对称滑动贯穿支撑腔体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上;
所述前端格挡装置包括前端定位横架、第一同步杆和第二螺栓;
所述前端定位横架等距固定连接在第一同步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螺栓螺纹插接在前端定位横架的内部两端;
所述后端定位部件包括第二强化连接装置和后端格挡装置;
所述第二强化连接装置滑动插接在后端格挡装置上;
所述第二强化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同步杆、限制扣板、导向滑键、第三螺栓和L型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14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坡度通道暗挖施工工法
- 下一篇:共面波导传输结构